返回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合一  秦时小说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天人合一第(2/2)页
人来说,想必心中甚是压抑。

    “咸阳一别,眨眼间过去数载,荀况先生还是这般康健,而且修为更进一步,当真是可喜可贺,这般下去,再过数载,可一窥玄关之妙。”

    公都子离去之后,周清一行四人便是在荀况、伏念、张苍的引领下,前往小圣贤庄幽居清雅之地,虽然骄阳愈盛,但向着小圣贤庄深处走去,一股股清凉之感顿生。

    临近山谷幽泉、清流所在,水韵弥漫,林荫交错,灌木自由而立,呼吸吞吐天地元气,一切是如此的清新,如此的舒适。

    看着在前方引路的荀况,灵觉忽闪,从之前见到荀况的第一眼,就已经感应到荀况身上的气息不同,数年前,荀况一身修为不过化神绝巅,距离凝练玄关种子还有一段距离。

    今日相见,对方身上气息有浑圆之势,玄关韵味初显,明显已经入了门道,即将踏足领域妙境,即将踏足当年赵国中山夫子的境界。

    数年前的洛阳之战,那中山夫子若是不出现,而是安稳修炼,说不准还有突破之机,只可惜,为楚南公说动,身陨当场,被自己镇杀。

    一语出,身侧的伏念二人神色意动,难道师叔有可能破入玄关,登临悟虚而返听那玄清子不似胡言乱语,当即,心中欢悦之情涌现。

    “荀况老矣,纵然破关,又如何比得上玄清子天资惊艳。”

    “比起玄清子你在武道上的超绝,荀况更是敬叹你于天地大道上的感悟,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虽只有个层次。”

    “只此一言,玄清子你必将留名史册,名垂千古”

    身为儒家大宗师,自是明悟玄清子这八个字的内涵,非有对天地之妙,百家之学有极深感悟,否则,断然没有这般言论。

    武道虽强,不过能够令人口头臣服

    而道理之强,却是能够令人心悦诚服

    是故,数百年来,儒家内一直文道昌盛,修炼武道之风反而不显,不消能够威震百家,自保有余便是足够了,墨家如此,法家更是如此。

    “哈哈,留名史册,名垂千古,那些均是身外之物,我道家修天人大道,以期有朝一日身融万物,追寻祖师痕迹,方位正途。”

    “若非一些原因,玄清也不会留在秦廷之中。说来,先生之学,熔炼百家,门下弟子亦是多精干、务实之才,韩非与李斯暂且不提,张苍、陆贾等人均非凡。”

    “先生可有意让他们前往秦廷为官”

    儒家之内,诸多儒家弟子埋首经案,长于智谋,少于干练,而荀况门下却不一般,其人长于法家、儒家、道家,尤其是法家之学的结果之论,更是体现在其弟子身上。

    有教无类是为上,岁月长河中,荀况门下的弟子多大才,今日入小圣贤庄,心有意动,看着身侧的伏念与张苍,轻轻一笑。

    伏念,自是不提,乃是未来十日后的儒家掌门,而张苍明显非治学宗师之才,入世干练方为正途,方能一展儒家三纲八目内圣外王之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