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后继之君第(2/2)页
近三年的时间,所得甚少,甚至于远远没有达到预期。
原本入秦的时候,所谋乃是一览秦王嬴政的心性,而后从教导的诸子中,选择一位颇合秦王政之心的子嗣侧重教导,将儒家之道理传授其身。
可数年来,伏念自认一没有看清秦王嬴政之心,二没有一览秦王嬴政所偏爱之子嗣,尤其是近年来风头不小的公子扶苏。
此人之母,为郑夫人,不属于楚国、赵国这些大国的后裔,虽说扶苏自幼生长在华阳宫,由华阳祖太后与楚夫人抚养。
那般因素也没有太明显,固然,昌平君熊启对扶苏也很重视,根据数月来的教导,伏念己身很是欣赏扶苏。
扶苏的性情中有着早年间得承于华阳宫的一丝女性温润之意,也不乏后来习练武道之后的坚毅,心性上佳,堪为儒家入世的最佳选择。
而其余诸公子要么尚小,要么对儒家之道没有太大兴趣。
数年来,咸阳之内,也有立下扶苏公子为王储的文书,终究没有任何波动传出,秦王之意很是明朗。
而后宫之内,秦王最偏爱的丽夫人之子公子高,尚小未来不可知,以秦王对丽夫人的宠爱,数年之后,怕是咸阳上下,又是一个崭新局面。
诸子尽皆成长,也是另一个局面,感此,伏念叹息不已。
“咸阳之内,扶苏公子后面支持的人不少,起码秦王现在没有王后,扶苏便是为长子,无论是国尉尉缭子,还是天宗玄清子,还是昌平君熊启,对扶苏都很看重。”
“其余重臣如冯去疾、蒙恬等,也有这个心思,掌门,莫不秦王就看不到这一点何况,早些立下王储,也更利于稳固国本。”
冉声坐于一侧,距离伏念不远,闻掌门之语,也是陷入浅浅的沉思,他们的师长都是孟轲一脉的支柱之人。
而他们将来也会是掌门的得力助手,与掌门入咸阳大局,也有参与,终于所得和之前所谋相差甚远。
“立贤”
“立长”
“立嫡”
“秦国秦王之心,难以揣度。”
秦王无王后,自然也无嫡子。
只有从立长与立贤中选择,若然秦王倾向于立长,那么,扶苏应为王储,而咸阳之内,请立扶苏为太子的文书不少。
秦王嬴政没有任何理会。
难道是立贤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今麾下诸子尚未真正成长起来,而未来的秦国又非现在的秦国可比,果然有贤德出类拔萃之人。
当为更好选择。
但那有很大的风险,大周八百年的社稷震荡,八层以上于此有关,立贤不立长,国政易动荡。
贤德
这个标准可就太模糊,若然君王诸子都认为自己贤德如何
而立长不立贤,虽国政稳定,终究如何保证长子是真正的出类拔萃,乃至于超越往昔君王秦王嬴政是一个骄傲的人。
他不会允许将来的秦国弱小,后继之君必须强。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