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宗师荀况第(2/2)页
儒家六艺,各有其形,得一而精,可为大儒,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分列,武道之法自然内蕴其中。
养浩然正气,成就己身儒家道理所学,或为君子剑道,或为仁礼之剑道,或为三纲八目之阵法、掌法。
嗡嗡嗡
神农天锄携带浩瀚之力落下,儒家实在是可恶。
一道道锋刃玄光从天锄上飞落,刹那间,方圆数里区域内的天地元气受到牵引,为之旋风皱起,尽皆汇聚于此。
赤红玄光璀璨,墨眉攻伐倍增,道道剑光吞吐,落在荀况头顶虚空。
“列时岁以相续”
体内蓬勃的元力涌动,浩然正气贯通天地,头顶日月星,脚踏三才三元,加持春秋之册,亦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强横之力涌上。
大日太阴轮转,遵循天道运转的规则,仿若农家的地泽阵法,内蕴天行有常之玄妙,将大日之至阳至刚,太阴之至柔至善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当其时,一道道别样的能量联谊从三人攻伐碰触所在扩散,任由神农天锄的力量如何强横,任由墨家传承剑法如何凌冽霸道,都在大日太阴的运转中消磨于无形之中。
“这是道家的阴阳无极”
焰灵姬紧紧盯着远处战斗,敢儒家荀况出手的异象,娇媚的容颜上惊异之色忽闪,其人演化大日太阴,阴阳交感,无极相生。
这不就是道家阴阳无极的玄妙
所不同的就是荀况是以儒家浩然正气催动的,同样具有大威能,可细细一观,同道家阴阳无极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功,这是荀况的道理,当年师尊曾与荀况论道,言语此人学贯百家之精华,成就己身之道理。”
“论底蕴,若然成就玄关,当丝毫不逊色当年的孟轲子,今日一观,果然如此,熔炼百家之道于儒家自身,其人虽破入玄关没有野老长久。”
“怕是一身实力不逊色野老,远超其力。”
纪嫣然身为阴阳家智者一脉的传承者,又是曾经在师尊邹衍身边学道,那段岁月,荀况已然名扬诸夏,师尊对其自然有评价。
丝毫不逊色儒家先贤孟轲子,甚至于可与之并列,就是其人道理不合儒家主流,乃至于分化,不入儒家核心。
但其人仍为儒家柱石一般的任务。
眼前这一幕,清晰诠释当年师尊的判断,以儒家浩然正气,催动源至道家的理念精华,同样顺手不已。
凭借手中春秋,己身岿然不动,对抗野老与其手中神农天锄,对抗墨家巨子路枕浪,没有落任何下风。
“此人可比儒家孟轲子”
于纪嫣然口中诸多玄妙之言,焰灵姬听不太懂,可孟轲子自己还是知道的,那可是儒家继孔丘之后的一大先贤。
真正大宗师一般的人物,眼前的荀况有那个水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