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召水问道第(2/2)页
多,足以思忖。
“可有所得”
上首那年轻的先生微笑颔首,这是飞雪馆主格外关照之人,近来的确资质不俗,学业很快,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便是将论语倒背如流。
且更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
如此,自然可以入二等学堂。
如今正在学习孟轲子之语,不知召水可有所悟。
“尽心知性,所以知命”
“非为知命,而顺受其正,顺得自然之妙,如同道家之清静无为,问己心者,当无愧也,是所谓,求在我者求在外者”
“如论语述而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之意。”
“诚如是,则接孟轲子下语万物皆备于我矣,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果如此,则至仁、至道、至诚、至善”
少女之音清脆而又清晰的回旋在明德之堂内,述说己身所悟之孟轲子之言,诠释所语之深意,有条不紊,微言大义。
“这,果然你所悟”
闻此,上首那先生惊诧不已。
召水口中所言的那般孟轲子之意,的确很对,但纵然是自己,怕是不不轻易参悟,整个春秋书馆内,能够妙悟那般境界的,更是不出十人。
莫不是召水这般小的年纪,已然有这般感悟。
实在是令人惊骇,难道她真的对儒家之学这般悟性超凡
而对于堂内其余学员来说,则只是感觉召水所言实在是晦涩难懂,对于昨日的内容,默诵而出,却是不难。
却没有任何头绪
什么尽心
什么立命
什么顺受其正
什么求得舍之
根本就是有些前后不搭。
虽不明悟召水之言,却不妨碍一道道目光迸出敬佩之意,一个月将论语倒背如流,而今对于孟轲子之言也有这般感悟。
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是昨日召水询问天明师兄,天明师兄所言,召水觉得有理,便是记了下来。”
“只是天明师兄简单而语,并未深入而言,不知先生可否详解”
少女那明媚的神容上,露出一丝笑意,看向面前的先生,并没有隐瞒什么,说道而出那般言论来由,虽可以说出,实则自己也不是特别懂。
只是似懂非懂罢了。
“是天明说于你的”
“这个,天明所言的那些自然不错,而且也是儒家小圣贤庄那边,儒家掌门伏念前段时日刊印之言,并未外漏,莫不是被天明看到了。”
“坐”
“孟轲子之言,尽心知命,顺受自然,求得舍之,实则是顺承而为的,的确有道家些许妙理,也有儒家入世之道。”
“明悟其道,放知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何以不立于围墙之下,则便是知命顺应。”
“”
闻召水之语,上首的那年轻先生为之神色不自然起来,对于春秋书馆的天明,自然是知道,而且此人还比较特殊。
并不入学堂,每日里自由而动。
可偏生对于儒家诸般经典,了然于胸,甚至于还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诠释,甚至于丝毫不比书馆内那些核心学员差。
还有一手的儒家君子剑,传承正宗,很得儒家小圣贤庄的妙法。
简直比他们更像是儒家弟子,年岁也不大,一身修为足以令他们汗颜,就是性情有些孤僻,书馆之内,鲜少有人与之交好。
不曾想,召水倒是可以向其求教。
心中不解多矣,口中之言未有落下,许多道理自己也不能够讲述太深,否则只会拔苗助长,学业之道,本就是循序渐进的。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