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大仁上德第(2/2)页
晋而定,诸夏大势而动,诸夏便是秦国的诸夏,无论战事如何谋划,须得虑及庶民生计,尽可能将水攻战法控制住,使之不为泛滥。”
“大王之心,郑国明矣”
“自蓝田大军东出而起,大王便是叮嘱上将军,灭国战法不同于其余战法,须得尽可能护持庶民,尽可能的保全庶民。”
“而今,再次为之叮嘱,千年以来,诸国兵战,有此虑者,不少,可能够做到的,唯有秦国了。”
“大王当放心,郑国自当不会令大王失望”
大田令郑国双手持手书,细细一览,神容之上,也是浮现感叹之语,这也算是大王对东出灭国的一次次叮嘱了。
虽然这一点,自己早就知道,可大王还是一次次将其写入文书之中,那就非寻常君王可比,有此英主,秦国何以不能够平天下。
“大王之意,水战之后,汇同颍川郡,整顿诸地的水利、道路、城池等,而今护国学宫有水石之物,当无论是速度,还是效用,超越先前甚多。”
放下手书,郑国看向少将军王贲,而今战事已毕,接下来就要看自己对于鸿沟的整治了,引入汛期的大河之水,攻伐大梁城。
原本自己就已经做好诸般准备。
如今有了护国学宫送来的水石之物,郑国一观之后,觉得整修鸿沟当会更有把握,更有可能将中原之地的水利、道路整治一番。
“哈哈哈,大王如此叮嘱,我等岂能怠慢。”
“大田令尽可施为。”
王贲朗声一笑,拱手一礼。
接下来的水攻战法,没有大田令相助,亦是有相当难度。
“明日便可挖掘引河入沟的口子了。”
“颍川郡与广武之地的民力都已经调集完毕,舆图规划也都完毕,少将军当放心,在大河最后一个汛期之前,水攻大梁城当成”
郑国颔首以对,踱步于幕府内属于自己的水利区域,上面早就悬挂一张张精致的舆图了,甚至于还有独属于自己的水利沙盘。
上面对于接下来水战攻大梁城也都有详细的路线,连日来,少将军一直在攻打嚣魏牟主力,自己也没有闲着。
便是一直在勘探如何最好的水攻大梁城
而今魏国十多万魏武卒主力不存,也该自己出力了。
“哈哈哈,王贲听从大田令调遣。”
闻此,王贲又是朗朗大笑。
次日一早,王贲便是率领一支千人队,亲自护送郑国前往引河入沟的沟口,至于鬼谷盖聂和章邯将军,已经离去。
“哎,战乱之事,终究还是有所损伤的。”
“庶民无辜矣。”
从北宅之地,前往广武之地,那里也属于鸿沟覆盖的区域,当年修筑鸿沟最后段的时候,郑国也有参与,故而,对于鸿沟也不算没有了解。
一路行进,看着方圆数十里、百里平坦开阔的富饶之地上,临近正午,竟然只剩下数缕炊烟,田亩之中,荒草杂乱,五谷不生。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水渠、毛渠更是久已失修,早就不为所用,随风而送,随水而动,一条条水渠或是被覆盖,或是中断,不为大用。
“大仁不仁,上德不德。”
“自从秦国灭韩之后,魏国对于这里的守御便是收缩了,可秦国也没有多余的力量在此地防御,乃至于治理。”
“故而便成了这般荒凉之景象,可这般景象持续不多久的,待魏国而灭,顶多明岁,这里便会恢复正常的繁华状态。”
秦国灭韩后,秦军对于大河的直接控制乃至于威慑范围便是遍及整个魏国北地,若无嚣魏牟一力主张,怕是魏国军兵在大梁以北,根本没有任何踪迹。
这个时候纠结庶民之苦,并不是一件好事,与其让他们继续这种情况,还不如速战速决,彻底拿下魏国。
期时,秦法之下,耕战而立,则一切归于秩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