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82 激烈的战争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82 激烈的战争第(2/2)页
说罢,忽然感慨了一句:“本将如此努力,不为别的,只为证明先帝他看走了眼”

    “”

    四大部将四脸仰慕的看着马谡,每个人心里都是感慨万千。

    他们都见识过以前的马谡是什么样子,也跟随着统军之后的马谡四年多了。

    但坦白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们的军事能力会成长到如今这种地步,马谡也会成长到如今这种地步。

    以前的马谡是非常有争议性的,先帝刘备认为其志大才疏,言过其实,告戒诸葛亮不能重用。但是诸葛亮却认为马谡是旷世奇才,璀璨将星,在第一次北伐时,力排众议提拔了他。

    而后,便有了蜀汉今日之盛。

    在街亭之战之前,马谡在蜀汉将士的心中一直都是言过其实、纸上谈兵的代表,持这种观点的也包括四大部将。

    可以说,整个蜀汉军界,除了诸葛亮,就没人看好马谡,也没人待见马谡。

    因为那时候的马谡最好夸夸其谈,爱逞口舌之利,虽说凡有军国大事,诸葛亮常常问计于他,马谡也屡献良谋,为蜀汉分忧,但他实际上却不负责任何具体事务,只是个参谋将军。

    这种情况就好比一个国家里,大家每个人都有事做,就马谡没事做,却偏偏拥有什么事都插一句嘴,什么事都指点一下的权力。

    大家都烦透了他,却碍于诸葛丞相的面子,忍而不发。

    直到街亭之战后,这种情况迅速发生了改变。

    众人忽然发现,以前那个好吹牛皮,什么地方都要插一杠子的马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比诸葛亮还谨慎的军事天才。虽然在那之后,马谡依旧很傲气,但却是很少对别人指手画脚了。

    直到这时,包括四大部将在内,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马谡身上的闪光点。

    马谡自幼熟读兵书,兵法战策造诣很高,才华出众,文武双全。

    也许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马谡才获得了诸葛亮的器重,每次出行军打仗都把他带在身边,时常促膝长谈,研究战略战术。

    特别是在建兴三年南征南蛮的战争中,马谡所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战略主张,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并籍此彻底平定了蜀汉南方的隐患,基本达到了诸葛亮发动此次南征的战略目的。

    南征之后,针对蜀国兵马疲弊,国小民寡的现实情况,马谡进一步提出了“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当时虽未被诸葛亮采纳,但在后来,诸葛亮还是悄然间采取了这种休养生息的战略。

    虽然蜀汉在最近四年内发动了年228年,蜀汉就发动了三次北伐,之后的四次北伐,也大都是以牵制、制衡为主,基本上很少与魏国发生激烈战斗最激烈战斗都是在马谡指挥下发生的。只有眼下这一次北伐第八次北伐,诸葛丞相摆出了破釜沉舟的架势。

    四大部将有时候也会好奇的想,先帝刘备究竟是在什么样情况下,给马谡下了这样一个评语

    要说以前大家虽然讨厌马谡,心里还是认为他有本事的,至少在参谋军机这方面,马谡在蜀汉是领袖群贤的。

    或许,先帝刘备只看到了马谡的夸夸其谈的一面,认为他只是个是理论派,搬到现实中来肯定是不适用的。再加上先帝刘备并不具备高超的战略眼光和对战局的敏锐洞察力,所以无法发现马谡分析局势的敏锐眼光和战略规划的优秀之处,所以觉得他言过其实,不堪大用。

    思绪回转,四大部将又想到马谡如今的崇高声望和赫赫战功――这让先帝刘备那句“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语成为了笑话,并不时被马谡拿出来鞭尸。

    之前每次打了胜仗后,马谡都会自言自语地说一句“本将如此努力,不为别的,只为证明先帝他看走了眼”。

    每次听到这句话,四大部将的感受都不相同。一开始他们只是觉得好笑,认为马谡是“小人得志”后的反嘲。

    之后再听这句话,他们却从里面听到了惆怅和惋惜。

    现在,再次听到马谡说这句话,四大部将却从中听出了苍凉和释然。

    恍然间,他们觉得眼前的马谡十分飘渺虚幻,彷佛与他们并不处在同一高度。马谡就像站在九霄云外的主宰,以俯瞰芸芸众生的姿态面对着这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种激烈,让马谡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一个不败神话,在一个他们没有察觉到的角落,悄然成型。

    天色更加阴郁了,天地间充斥着“黑云压城昼如夜”的毁灭气势。

    众人各回各营帐,静待着暴风雨的到来。

    混血姐妹也并排坐在帐篷里,翘首以盼等待着杨百万招呼她们过去,但却一直未能如愿。

    杨百万正襟盘膝坐在帐篷另一端,神情专注的擦拭着佩剑,彷佛那把佩剑是一把绝世珍宝,根本不往姐妹俩这边看一眼,这让她们有些难以理解。

    而另一边,无论山上还是山下,战争都进行到一个非常激烈的程度。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