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银联  逆流1982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银联第(1/2)页
2003年3月,马云抽调了一批骨干,参与一个秘密项目淘宝网。

    但是,有个问题让马云很头疼,那就是支付问题。

    根据南都周刊2011年的报道,paypa可能给马云提供了思路。因为有visa和万事达等卡组织支持,只要是两個卡组织的信用卡或银行卡,都可以通过paypa进行支付,而不需要用户再额外向银行签约。

    因此,2004年,马云找到了中国银联。据早期中国银联决策层向财经故事荟透露,阿里方面人士最早联系上的应该是是chapay银联电子支付有限公司这是被银联控股51的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一家电子商务行业的创业公司,因为遭遇2000年前后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泡沫,日子难过,后来被收归至中国银联门下。当时的银联系支付相关的就是这家公司。

    通过chapay负责人的居间介绍,马云得以和当时的银联高层会面。同时在场的还有chapay公司负责人。

    知情人士告诉财经故事荟,参与会谈的银联高层当场询问chapay负责人,能否和支付宝合作,后者看起来有心无力,有点心虚地说,“可以想想办法”。

    不过,事实上,刚刚创立两年的中国银联,并没有visa和万事达那么健全的线上网络。“马云当时的想法,比如连上银联就和所有银行都连上,是不可能的,条件不具备。”知情人士向财经故事荟透露,“银联自己还没有在互联网上和银行打通呢”。

    中国银联在线下之所以能够快速的搭建起和连接银行的通用网络,原因之一是当时多部委的齐力推动,大小银行们,主动或者被动地都会支持中国银联。而在线上,并没有政策支持。

    “在线上,银行不支持你,压根玩不转”。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财经故事荟。

    此次会面并未被正式公开过,不同的参与人士的记忆,如同一时空向不同方向发射出去的箭头,在接下来漫长岁月中,偏差越来越大。

    十年之后,事实已经如同散落于各地的碎片,难以拼凑出完整客观的真相。

    那次会面大概一两个月之后,当时的银联决策层向chapay负责人问及合作事宜,后者回答:“马云要自己干了吧”。

    2004年12月,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马云开始和银行一家家展开艰难的谈判。

    而此次会面对支付这么有前景,这一块不能丢”。而当时的chapay也梦想打造中国的paypa。

    不过,支付宝公司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chapay。原因主要在于,支付宝公司有业务场景快速发展的淘宝网。

    就在支付宝在互联网上一骑绝尘的时候,银联商务在线下也在快速增长。

    普通公众并不了解的是,名字中都有“银联”两字的银联系公司,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

    总公司为中国银联;此外还有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简称银联商务,是中国银联控股子公司,2002年成立,是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此外还有银联电子支付chapay,是支付和电话支付等。

    银联商务成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银行卡受理商户太少的问题。银联商务成立之前,支持银行卡消费的商户只有15万户,pos机具20多万台,平均每100块钱的社会消费品零售中,只有2块钱是由刷卡支付。

    截至到2013年,全国已经有400多万家商户的收银台上,放着1000多万台pos机。每100块钱社会消费品零售中,已经有50块钱是刷卡支付,几乎赶上了发达国家水平。

    具体到线下收单,其产业链上总共有三个利益主体:银行卡的发卡行、收单机构、提供转接清算服务的中国银联。每刷一次银行卡,不同行业商户需要交纳不同比例的手续费,而上述三个利益主体按照7:2:1的比例分食手续费。

    而在1996年,中国银联还没有成立,所以段云想要寻求让国内所有的银行为他的线上支付做担保,那就需要一家一家的谈判,而首当其冲,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毕竟央行国内最大的银行,资金和储户也是最多的。

    当天晚上,吴政隆答应段云会给他和央行行长牵线,但最终能否谈成,还要看段云自己的本事了。


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银联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