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6 你看清楚了吗  我翻拍真没想超过原作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6 你看清楚了吗第(1/2)页
今天要拍的戏份是嫫母发明夯的剧情。

    关于夯,夯是用来打夯的工具,是一种建筑中用的工具,盖房打地基时使用它来把地基砸的更实,夯是自制的,一般就是用农村轧场、墩地用的圆柱形的石头碌碡,两边用檩条绑起来,这就是夯了,使土的压实系数满足建筑物的需要。

    嫫母发明夯是有历史典故的,传闻黄帝从涿鹿打仗回来,看到中部的桥山又高又好看,又有九座山围起来,就取出罗盘测量,说这是一个“九龙朝凤”的宝地。

    天下既然平定了,黄帝就在这里建都,修一座“黄城”。

    这下子,全国很多的人都来到中部,打墙垒壁,修造宫殿。

    人们春夏秋冬,一日日、一夜夜地劳动,白天顶着太阳,晚上点上篝火,换班干活,劳动的号子连成了串

    但是由于是首次修这样大的城,经验不足,进度很慢。

    终于一节城墙修起来了,那么高,人们擦着汗欣赏着。

    谁知道半夜里突然下了一阵暴雨,打雷闪电的,城墙轰隆隆地塌倒了,成了一堆泥。

    有的人说:这大概是动土的时辰不对,或是城墙的位置没定好。

    黄帝仔细地看了一会儿,摇摇头,对力牧说:

    “我看这主要是打得不牢实,这么厚的城墙光用柱子槌是不行的”

    正在黄帝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西宫娘娘,就是那个发明了明火的嫫母,她忽然眉开眼笑地对黄帝说:

    “有了”

    黄帝抬起头,见她高兴的样子,就问:

    “有什么办法了”嫫母就给黄帝又是比划,又是解说。

    黄帝按照嫫母的办法,叫人们用金錾将石头錾成一丈多宽的圆盘,再在周围凿十二个圆眼,拴上绳子。

    一个人喊号子,十二个人一齐拉,石盘一下就升得比人还高,重重地塌下来,“腾”地一声,把虚土打了一个深坑。

    大家都高兴得拍手叫好。

    因为人们拉举石盘时,要大家一齐用力,同时发出“吭哟,吭哟”的声音,就把这石盘叫做“夯”。

    以后再打城墙时,先用柱子槌一遍,再用石夯塌一遍,这样筑的城墙又厚又高又结实

    眼看着黄城修好了,黄帝让嫫母住在西宫人们说西宫就在如今侯庄乡的故城村。

    嫫母感恩黄帝对她的深情,每天都骑着马走十几里路,从西宫来到桥山的中宫拜见黄帝。

    她一路风尘仆仆,老远在黄花沟就下了马,踏着细步走上桥山。

    拜见了黄帝,又步行到黄花沟,从这里骑马回去。

    至今,黄花沟里还有西宫娘娘的下马石,石头上还留有马蹄蹬出的深印呢。

    下马石旁边就是黄花泉,北面的石崖上,还刻有嫫母的坐像。

    黄帝也很敬重嫫母,他说:“她德而不妄,虽然长得丑一点,这有啥不好的”

    按照历史记述,发明夯的时间是在蚩尤战败之后,也就是逐鹿之战。

    嫫母发明了夯,可以夯实虚土。

    但是黄帝虏获蚩尤后,将夯工具中的圆盘石换成了蚩尤。

    五根绳子分别缠绕在蚩尤的四肢和脖颈。

    五个队伍合力拉起蚩尤,然后将蚩尤重重落下,夯实泥土。

    随着泥土结实,蚩尤的尸体碰撞硬土,五脏六腑全都破碎,最后硬生生地被五条绳索分尸。

    至此黄帝仍然没有放过蚩尤,命人将蚩尤的碎尸磨成肉沫,做成肉粥,分给城中百姓吃。

    有谁不吃的,就会被处死。

    黄帝借此暴力手段,威慑天下,一时间,没人敢跟黄帝唱反调。

    剧组这会拍的是前面嫫母发明夯土的情节。

    张蓉扮演的嫫母扮相丑陋,但是机智过人,她跟于何为扮演的黄帝献策,可以利用夯来打牢虚土。

    这一段戏很简单,群演有几十人,其中有几个人有台词。

    虽说是群演,但也是经过挑选的,尤其是那几个有台词会露面的演员。

    众所周知,刘尚剧组的群演最难干。

    因为刘尚对群演都有演技要求,虽说没有对主演那么夸张,但是仍然让人犯怵。

    一开始有人嘲讽刘尚是学着喜剧之王里边尹天仇的梗,非要群演也饱含深情,带着灵魂演戏。

    后来发现刘尚导演并不是一时兴起,他对电影是真得很尽职尽责。

    于是,剧组内外对刘尚的诋毁和攻击越来越少。

    不少群演私底下开玩笑,如果想磨炼演技,那就去刘导的剧组。

    基本都是你去我推荐,真去我不


236 你看清楚了吗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