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人口红利第(2/2)页
美军在沿途修建了十几个屯兵点,驻有数量不等的美军士兵,少则四五百人,多则三四千人,并且囤积了很多物资。
对于美方的行动,李察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阻止。
骑兵并不适合攻打坚固防御的目标,这种步步为营的稳重战略,只有靠实力一路横推过去,取巧的打法行不通。
李察可不愿意将有限的宝贵兵力折损在这方面,要么在科罗拉多高原上,要么在五大湖腹心之地,那里才是骑兵纵横驰骋的战场。
只可惜今年开春刚刚种下的农作物秧苗,将会遭受战火的严重摧残,必定无法迎来丰收。
好在长达一年半的和平时间,科罗拉多高原上已经储存了足够多的食物,有能力应对美国大军围困,打一场长期的消耗战。
没错,李察对这场即将到来的空前规模战争,定义就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
战争初期
大唐王国将凭借红岩山谷,凤凰城堡,桃源要塞等防御设施,逐次扺抗,层层抗击,大量杀伤美军士兵,削弱其攻击势力,以达到用时间和空间换取胜势的目标。
骑兵的任务是骚扰主力并歼灭美军骑兵,就像潜伏在暗处的利剑一般,待机而发。
李察充分考虑到战役的困难,不求速胜,只求稳扎稳打,积累小胜为大胜,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到迎来质变的那一刻。
时间优势在大唐王国的一方,新年伊始,伴随着大量移民潮的涌入,大唐王国工业发展,远洋运输和贸易各方面都展现出了勃勃生机,总人口达到67万余人。
背靠着神州大地无尽的人口资源,就是他信心的真正底蕴。
遥想两年多前,大唐王国总人口不足8万余人,如今翻了8倍还带拐弯,这就是移民国家跨越式发展的无穷魅力。
胆子再大一点,都能够奢望大唐王国人口在年末,总人口达到百万之巨。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随着太平洋铁路的向北延伸,萨克拉门托,赛勒姆,波特兰,西雅图,温哥华,盐湖城,这些新兴城市陆续发展起来,成为大唐王国散布在太平洋东海岸上的璀璨明珠。
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上
华夏人口被掠夺海外的历史,与世界各殖民强国的开发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19年,英国占领海峡殖民地后,通过各种手段掠夺华工,从1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短短的30余年时间,被掠夺、诱拐到海峡殖民地的华人多达八百三十万人。
2年的三十年里,自愿到美国西部去的华工约有三十万人。
荷属苏门答腊的印度岛东岸,自十七世纪以后的百余年间,六十多万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供其殖民者奴役。
52年,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地区发现金矿,从东南沿海各省掠夺华工赴澳采金,仅在1年中,华工数量便达到四万二千人。
当今时代
正是华人向海外移民的风口浪尖,为了弥补劳动力极度短缺,英法荷等殖民强国竭尽全力的招募华工远赴海外,促成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华人移民潮。
大唐王国的横空出世,手中有钱,有资源,有能力,李察有足够的信心将华人移民北美的数量增长10倍甚至更多,倾尽全力开拓这片丰饶大陆。
从长远来说,时间的优势在大唐王国一边。
要论人海战术的话,背靠神州大地,即便整个欧洲白人移民全加在一起也不是对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