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三章 跟着辽王混就是有排面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三章 跟着辽王混就是有排面第(1/2)页
陈书豪本来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就和其他大部分的基层官员一样,每年上报税务的时候,他总是会让县丞,带着印了官府印章的空文书,去京城户部上报税务。

    而这公文书上写多少数据,还是得看户部那边算出来的数据是多少。

    到时候填上就完事了。

    陈书豪所管辖的县城,虽然离的应天府也不算特别的远, 一来一回大概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但空印文书已经是官场上不成文的习惯了,陈书豪自然也不会认认真真的统计管辖范围的税务情况。

    能简单点当然是简单点更好了。

    他也不觉得这是玩忽职守,毕竟官场的规矩。

    这在官场当官和做人是一个道理,别人都干的事就你不干,那你不是很不合群吗

    一开始陈书豪也是毕恭毕敬的处理税务的事情,多余的税款也是往上面交。

    不过有一次和上面的知府老爷一起吃饭的时候, 就受到旁边人的点拨了。

    这多出来的税款往上面交一点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过你也应该自己留着一些呀。

    陈书豪一开始自然是不乐意的,甚至还会大义凛然的说自己为官那就得清廉刚正才行。

    不过日子久了,看着周围的同僚们,时不时的都会从这些空印文书上面捞一点油水。

    陈书豪自然有点按捺不住了。

    正巧家里一次有事情需要急着用钱,陈书豪看着手头上余下来的钱粮。

    户部核实的银两都已经送交上去了,而余下的这些东西,那真的就是谁都不管不问的。

    自己就算是上交给知府,上面也不一定会交给朝廷的,倒不如自己拿下来一些应个急,这也不算什么吧。

    如此想着的陈书豪,就从这笔银两里面扣除了数百两下来用作应急而用。

    但有了第一次之后,很快就有了第二次和第三次。

    这次数一多就连陈书豪心里也觉得没什么了。

    毕竟朝廷也从来都没有过问的意思。

    却没想到这一次空印案爆发的如此迅猛。

    但倒霉的大多还都是朝廷户部的官员而已,在地方上的官员,大多数据陈书豪所知都还并没有被朝廷问罪或者捉拿。

    但陈书豪不知道的是,朝廷之所以还没有捉拿他们,那是因为内部还在进行调查的缘故。

    而等到调查结束之后,很快就有锦衣卫找到了陈书豪。

    当锦衣卫过来敲门, 将他带走的时候,陈书豪的内心, 很快就明白是为了什么事情。

    他瞬间就已经浑身上下都没了胆气。

    不过还是强撑着不愿意坦白自己的罪行, 毕竟朝廷也没有什么证据。

    而自己的空白文书也和其他人一样,这么多人都用空印,总不至于全都罚吧

    更何况,没证据啊

    抱着这样想法的陈书豪,即便呗打了两顿,也没有开口,直到有锦衣卫将账本摊到了陈书豪的面前。

    而面对着账本,陈书豪也是咬紧牙关。

    “这定然是假帐,我怎么可能会贪污这么多钱呢”

    锦衣卫其实早就料到陈书豪这样的官吏会用这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脱罪了。

    不过有辽王殿下算出来的账本,哪里不对,真是一目了然。

    就打比方说,陈书豪所下辖的县城的税务在人头税上面,和中央户部黄册上的对不上。

    那就去县城里面实地走访一下,看一看到底有多少户人家。

    只要确定地方税务上,实际的人头税,比中央户部黄册上的要多,那这余下的钱可不就是陈书豪给贪墨了吗

    这就是正儿万个理由也是没办法逃脱罪责的。

    而这些事情,锦衣卫当然提前就去做了。

    当把所有的数据和证据都摆在陈书豪面前的时候,他也就没有任何的底气了。

    就这样,像陈书豪这样的地方流官在一夜之间,几乎审问了有上百人之多。

    而这上百人没有任何一个冤枉的,只要税务差距在百分之十以上,那就是他们贪污掉了。

    朱启这样的方法,简直就是精准到了每一个县城。

    后续还有许多的流官,等着挨个审问呢。

    最大限度的抓捕那些贪官污吏的同时,也能够从他们的口中将国家的财产给追回来。

    毕竟在朱启看来,光是将这些贪官给杀掉也没什么用啊。

    毕竟这些贪官贪掉的钱没有追回来,而实际的损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况且这些贪官可都是现成的劳动力啊。

    那些贪污太多的,肯定是要杀头,以儆效尤的。

    而那些贪污不算特别多的,就没有必要全都杀掉了。

    他们完全可以废物利用,拿来当做苦力,这边疆开垦土地可都是非常费劳动力的事情。

    让他们去砍树开荒,然后把土地分给老百姓,这不是挺好的事情吗

    当官的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才对嘛。

    朱元璋在看到了朱启调查空印案,所获得的这么多的实实在在的成绩之后,心情也是大好。

    一方面是拿到了真凭实据来抓到贪官污吏,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国家追回了大批的赃款。

    如果没有朱启的账本作为证据的话,这些赃款能不能追得回来,那还真得打个问号了。

    而朱启也开始借着朱元璋心情大好的机会说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就是这些官员不能全杀了,如果全杀了,杀这么多人,这可都是鲜活的劳动力,浪费了。

    贪污一千两以上的杀头,这是不用多说的。

    贪污一千两以下的,按照数目大小不同,分为五年,十年,二十年和终身劳役。

    对于这些地方官员来说,大部分都还是30来岁,干个20年的牢役,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而对于那些犯了事的中央户部的官员来说,一个个的也都四五十以上了,这些官员20年和终身劳役,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

    而能够在户部这个位置上勾结地方官员犯事儿的,那贪污的数值绝对不小了,就算没到一千两以上,那也足够判处终身劳役了。

    除了将这些犯事的官员当做劳役,送往边疆开垦土地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策略,那就是改善现在大明的税收机构。

    空印案的事实已经证明了,大明地方官员在税务上面的能力真的是太差了。

    其实这也是各个王朝的通病了,毕竟不是每个王朝都像唐朝那样重视数学发展。

    尤其是在唐朝之后,宋朝的时候,尚且还有发达的商业活动和完善的商业税收支撑着。

    国家每年自己经商,从商人的身上都能收到很多的钱,而在宋朝之后,数学基本上就已经停滞,甚至倒退,儒生根本就不会学习数学。

    科举考试也没有数学,全都是考四书五经。

    这样的方式选拔出来的官员,能指望他们拥有多少的数学造诣呢

    而税务这种东西,不说要对数字有多么的敏感吧,但起码要非常的熟悉,而且要非常的心细,才能够承担税务的工作。

    现代国家招募公务员,税务局起码都还有专业的要求。


第一百六十三章 跟着辽王混就是有排面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