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治政黑山(十)铸币孔方  春秋最强野心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治政黑山(十)铸币孔方第(2/2)页
会出来赶个集,买点盐和布啥的。

    即便是于正的工匠营,工业生产的模式也是非常计划经济的。由于正给大家下一个具体的炼铁的指标,然后计察便安排各地的人手前去做工。左林则监督工人们有没有偷懒,安排每日的生产计划。

    改革,必须改革

    劳动人民必须内卷起来,这样整个黑山才能更有活力。

    于正的第一步,便是解决货币流通的问题。他得让市场上流通的热钱变得多起来。让广大劳动人民家家都有积蓄,这样才能进一步刺激消费。而消费则带来更多的生产。

    以前做工也好、当兵也好,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以粮食的形式来发放的,叫做“禄米”,毕竟粮食是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货。这“禄米”虽好,但是不方便交易。大家都把粮食放家里存储起来了,谁来带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于正首先想到便要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以货币来代替“禄米”的发放。

    当然“铜”仍然是稀奇玩意,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他要铸造铁币,把它来作为黑山的独有法定货币。

    于正记得华夏的历史上,也是有很多朝代发行过铁钱的。

    铁钱自西汉始铸,几乎各朝都沿袭续之。西汉早期的半两,王莽货币中的大泉五十和货泉,南梁的五铢,唐时期的开元等等。私铸铁钱更是早于官铸,早就出现在民间了。

    当然铁钱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易生锈等等,不过作为只在黑山内部流通的临时性货币,于正实在想不到更合适的替代品了。问题肯定会有,到时候再想办法解决就是。

    于正把铸铁钱的想法和家臣们一说,又特别强调只在黑山内部流通。这回,家臣们倒是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

    毕竟此时,无论郑国、齐国、燕国等各国,都是各自铸币的,从形状和分布上主要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天下根本没有统一的货币,甚至一些大夫在自己的私邑,也各自铸币。

    于正提出自己铸铁钱,在家臣们看来,这是主家强盛的一种表现,倒显得很开心。

    “对了,主君,咱们黑山的铁钱采用什么形状”计察关心地询问道。

    “圆形吧,正面印上数值,反面印朵花。”于正想到了后世的硬币,不假思索回道。

    “如此,会不会太过复杂啦,而且废料也多。”计察斟酌着语言,细心提醒道。

    “圆形币的话,臣下倒是在它国见到过的,叫做圜钱。采用天圆地方之说,外面圆形,里面是四方形。”端木容说道。他之前行商游走各国,算得上见识广博。

    “对啊,怎么把孔方兄给忘了。中间空个四方格比较省料,而且便于用绳子串起来携带。”

    “行,那就按天圆地方铸吧。按重量印上一文、五文、十文字样,先铸这三种币值的铁钱。”

    “是。”左林出列,再次接下了铸币的任务。

    “正面印上币值,反面印上黑山。”于正补充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