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0章 十查七说三分判  我当捕快那些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 十查七说三分判第(2/2)页
都散了吧,小范大人,你陪我在院子里散散步。”文網

    总督衙门后院,有个花园,院中种着几株枇杷树,如今正是枇杷成熟时节,满满的枇杷,将树枝压得如弯腰驼背的老汉儿,散发着一阵淡淡的果香味。范小刀摘了一个,递给老太监,赵铨摆了摆手,“肠胃不好,吃不得凉物。”

    范小刀也不推辞,用袖子擦了擦,自己吃了起来。

    老太监道:“这段时间,在江南过得可顺心吗”

    范小刀摇了摇头,“万分惊险,能活着,已是万幸了。”

    老太监道:“把你派到江南,本就是冒失之举,陛下得知此事时,训斥了太子殿下一番。不过,你跟赵行那小子,来了江南,也不老实,把这里闹得天翻地覆,人仰马翻,看来也是有些本事的。”

    范小刀挠了挠头。

    赵铨又道:“若是不想待了,等这件事后,把你调回京城。”

    范小刀问:“当真”

    这次江南行,一点都不美好。

    范小刀早已迫不及待想回到京城,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赵铨这次找到他,而且言辞之间,自己在江南的一举一动,京城那边都了如指掌,他也基本上能断定自己的身份了。

    不过,他去京城,可不是为了认亲。

    一个皇子而已,还是私生外养的,又能如何

    他要查案。

    查宋金刚的案子,查亲生母亲的案子。

    赵铨看了他一眼:“那就这么定了。”

    可是,本来证据确凿,案情清晰的案子,今日一审之下,又变成了一潭浑水。

    翻供的翻供,咬人的咬人。

    原来之前的那些,都只是缓兵之计罢了。

    他问道:“这个案子,到底如何查”

    赵铨呵呵一笑,“那你得问一问钦差大人们了。”

    “我拼着九死一生,冒着生命危险,破了案子,不会弄到最后,各打九十大板,和稀泥,就完事儿了吧”

    赵铨道:“事情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但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这句话让范小刀迷糊了,“什么意思”

    “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在于如何去查,往大了说,破坏国之根本,一条线追查下去,整个京城,一半的官员,都会人心惶惶,不可终日,生怕牵连到他们,往小了说,几十万吊钱的事,而且问题都已经解决了。该抓抓,该杀杀,到时候给天下一个交代便是了。这件事,关键得要适可而止”

    老太监顿了顿,又补充道:“别看陛下不闻不问,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范小刀却打破砂锅问到底,“什么叫适可而止”

    赵铨解释道:“既要平民愤,又要敲打百官,要他们安分守己,又不能松懈倦怠。查得紧了,那些当官的无利可图,什么活儿也不敢做,天天混日子,这叫庸官,查得松了,他们又得寸进尺,肆意妄为,这叫奸官。他们查案子的,也明白这个道理,正所谓十查七说三分判。”

    范小刀诧异道:“什么叫十查七说三分判”

    “查案子嘛,就要往死里查,把事情查得水落石出,毕竟谁也不想被糊弄,这叫十分查。不过,有些案子,牵连甚广,拔出萝卜带出泥,查归查,说的时候,得往七分说,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那三分判呢”

    赵铨微微一笑,“朝廷培养一个官员,不容易,一个能干事,会干事的,更不容易。你看那谢芝华,虽然品行不端,贪墨巨腐,不过,这些年当政期间,每年给京城的贡银,还有给朝廷各部衙的孝敬,却屡创新高,这就叫做能官,所以这些年来,在京城中的风评也都不错。就算知道他下面一堆问题,可是都拿了好处,对于那些阴私之事,也都装作视而不见。”

    “那就可以随意贪赃枉法了”

    赵铨道:“这是什么位子江南转运使号称江南财神爷的位子在这个位子上,若是不贪,也做不长久。就算把他抓了,办了,换下个,也照样贪。”

    范小刀表示不认同,“所以,他可以名正言顺的贪污”

    赵铨道,“自然之道,生死有常。那些贪来的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那些贪官,若醒悟及时,迟早会把这些银吐出来的,否则,没一个善始善终的。当官之人,若不为了点黄白之物,谁肯如此卖力出力你以为人人都是心怀天下的圣人”

    这番话,刷新了范小刀的认知。

    不过,他内心依然有些不忿。

    “按你的意思,谢芝华会被判无罪了”

    “出事之后,谢芝华便已在朝中疏通关系,花了大价钱,所以临来之时,朝廷内部已有了定论,不想将事情闹大,牛恭已认罪并畏罪自杀,事情本来到他这里,再杀几个小鱼小虾,也就完事儿了。不过,千不该、万不该,谢芝华做了一件错事。”

    “什么事”

    “他雇佣杀手想要刺杀你一事。”

    赵铨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到了范小刀手中,“这是出京之时,太子殿下给谢芝华的一封信。我想了想,还是由你转交给他比较妥当。”

    谢芝华是太平公主的人,可暗中却投靠了太子朱延,连皇宫里的大太监,都已知道了。

    真是毫无秘密可言。

    “为什么是我”

    赵铨笑了笑,“因为他曾经想过害你”

    信没有封口,范小刀打开书信,粗略看了眼,心中冷冷一笑,原来如此,旋即把这封信收好,藏入怀中,“我一定会送到”

    接下来的三日,钦差们带来的专案小组,开始对证据进行一一核对,调查,关键人证、物证进行走访,锦衣卫、都察院、大理寺,三组人员,各自行动,独立调查,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出奇的一致。

    铸币局造假一案,系铸币局主事牛恭和内廷少监冯群合伙所为,江南转运使谢芝华并不知情,但却犯下了御下不严,失察之罪。也就是说,死去的牛恭,还有活着的冯群,扛下了所有的罪名。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