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尽伏东北第(2/2)页
并且,刘煦提出了一套治理方桉,核心思想在剿抚并用,具体的措施则在于东北各地要害地区,建立城镇,设置治区,招抚土着部民,编户齐民,实行彻底的王化
目标清晰,蓝图宏大,前景美妙,具体办法也提出了,就是施行的难度太大。刘旸想了想,扭头看着一脸云澹风轻的赵普:“不知赵相对此,有何意见”
闻问,赵普也不藏着掖着,澹定地说道:“秦王殿下的建议是可行的,只是,推行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这新增数千里之土,道路艰难,交通不畅,蛮夷杂聚,想要由朝廷建立有效的统治,将满民尽数归化,实非易事。
到目前为止,仅在各地设立的诸多戍堡,投入便颇多,若是再建立城镇,那所需人财物力,将更多。
建成之后,要维护安宁,保持其运转,更需大量职吏、官兵进行戍防,这绝非设立戍堡、安排守捉能够相比的。
即便如此,对蛮夷的招抚归化,同样不容易。蛮夷之所以为蛮,在于其野蛮,不知礼仪,不晓规矩,对他们推行汉法,只会事倍功办。
况且,眼下王师横扫东北,诸部族臣服,一慑于大汉兵威,二则朝廷仍保有其首领、贵族的基本治权。
即便如此,针对大汉戍堡、据点的袭扰,也未曾断绝过。若依照秦王殿下的想法推行,恐怕会掀起更大动乱。
东北新下,毕竟不如西北、漠南”
事实上,即便是西北、中北沿边,在这两年推行的“消灭部落,民族同化”的过程中,也是反抗颇多,逃亡难计,更何况东北了。
“依赵相之意,是不认同此策了”刘旸问。
对此,赵普沉默了下,而后道:“东北情况复杂,秦王殿下谋划太大太全,老臣以为,还当缓图,急躁不得”
当然,在赵普心中,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能够给朝廷带来多少好处显然,就眼下的情况来看,别说好处了,如果依刘煦之策进行,只会给朝廷增加负担。
东北,开发一个辽东,对朝廷而言就已经足够了
听其言,刘旸也不由陷入了思索,隐露犹豫,沉吟良久,道:“政事堂诸公都看过了吧,有何看法”
赵普:“争论不休,尚无统一意见”
想了想,刘旸道:“那就召集臣僚,针对此事,再议一议”
“是”
刘旸又轻轻呢喃一句:“陛下常说,东北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足以让国家享用不尽,只是未待开发罢了”
闻之,赵普也说道:“若要完善利用,朝廷所需投入,也是巨大的”
赵普的意思,刘旸哪里听不明白,摇了摇头,道:“先议一议吧”
“殿下,还有一事,或许您会感兴趣”赵普又道。
“赵相请讲”赵普一开口,刘旸就已经表现出了兴趣。
赵普:“枢密院收到辽东军报,扶风郡公马怀遇,率领五百将士,沿着鸭子河北上,已然占领努尔干城,兵临北海,勒石而还”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