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百年大计  汉世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百年大计第(2/2)页
完颜女真近年来的表现,就值得警惕,只是他们实力不济,失败罢了。倘若完颜女真崛起了,替代了室韦,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背弃大汉,与朝廷作对蛮夷反复,乃是最粗显的历史教训。

    儿前者听史,讲到东吴收服山越之事,今东南之富庶繁荣,当从那时起,便已奠定了基础。东北与东南或有不同,但针对蛮夷的剿抚归化,却有相通之处,朝廷大可效彷。

    或许,穷尽儿臣等一生,也难以做到东南这般,但哪怕为子孙后代打下基础,也是值得尝试的。

    而百年之后,若能为大汉开辟出一个新的东南,也算一份莫大的荣耀与功德了”

    当刘旸真诚恳切地说出这样一番话后,刘皇帝都愣住了,抬眼看着表情郑重的太子,那股名为欣慰的情绪此时便充斥于他心房。

    “坐”撩起袍脚,坐在水榭边横椅上,刘皇帝示意刘旸到身边。

    皇孙刘文涣,听着祖父与父亲的交谈,此时也有些困顿,坐在刘皇帝的脚背上,抱着他的小腿昏昏欲睡。

    看着刘旸,刘皇帝伸手指着自己的心房,说道:“你这番话,极有见地,是真说到我心坎里了发展东北的困难,我岂能不知,若仅顾当下,中原、河北、河东、剑南、两湖、两淮、东南、两广这些地方,就足以让大汉安稳享用百年了

    但百年之后呢,居安思危,远虑近忧,总要考虑吧大臣们,顾忌他们的权位,顾忌他们的官位,不愿去冒险多事,宁愿安定平稳。

    但为君者不能这样,需要站在更高的地方,为长远大计如你所说,哪怕是为子孙后代打下个基础,也是份功德,有些事,我们都不牵头去做,还能去指望继世之君去打破藩篱,推陈出新

    我很高兴啊,不为其他,就为在这芸芸众生、万千臣民之中,寻到了一个知音,一个同道中人”

    长这么大,这大概是刘旸第一次得到刘皇帝如此认可,因此,迎着刘皇帝那温和的目光,听着那赞许的话语,刘旸也不由心头一热,微红着脸,拱手道:“儿,不胜荣幸”

    “既然如此,对大哥所拟之议,朝廷当如何答复”刘旸趁热打铁地问道。

    刘皇帝几乎不假思索,吩咐道:“也不用让赵普他们再议,照此情况,他们也议不出个什么,徒费工夫罢了

    这样,你亲自牵头,按照你的思路,拟一个条制。除了你方才提到的那些基本策略之外,商讨出一个安东都督府的构置来,今后,对辽东之外的治理,就由安东都督府负责。

    朝廷每年拨款支持,也拟一个合理的数额,内帑也出一部分款项。另外,除了鼓励民间商民北上,还要号召大汉的勋贵们去给我开发北疆。

    他们都敢不辞辛苦,冒着犯法逾矩的风险,到秦陇去砍伐巨木售卖牟利,东北远是远了些,那么大一块宝地,那么多财富,就不信他们一点不动心”

    刘旸听着刘皇帝指示,努力记录消化着,十分认真地应承道:“是”

    随着这父子俩的谈话,大汉朝廷针对东北发展未来二三十年、甚至百年的大计,也就此定下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