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男排,男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第(1/2)页
背飞、背快,或者背溜,是排球技战术中打空间差和时间差的战术。

    首先就是传背后球,而飞、快、溜的区别是根据攻手启动到扣球出手间的动作而划分。

    比如,背飞,是扣球攻手在起跳点起跳,到扣球出手的过程中,其身体会有位移、漂移、滞空的时间,使得判断和阅读比赛,寻求最佳的进攻时候和扣球点。

    而在空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相对的“飞行”状态,因此被称为飞。

    和前飞,后飞大抵相同,取决的是攻手身体素质、判断力、阅读比赛的能力。

    当然,在攻手之前,二传的传球能根据比赛中本方战术跑位,对手防守布局以及传球目标攻手的素质情况选择时机和手法,也很关键。

    因为传球的路线是身后,则更加考验传、攻之间的默契。

    当然,默契不是一天就能建立的,所以,一起初,都是要彼此的熟悉以及磨合去寻求契合的点。

    训练场上,

    林幕在3号位,他正是在根据尹立强的技术特点和传球特点来找这个契合的点。

    刘华锋用大小合适的力度抛出了球,接着,尹立强半跳背传。

    熟悉和默契,作为一名资深、优秀的二传手,尹立强自然也明白,因此,他在传球时也在力图用他对林幕的熟悉来选择合适的传球点。

    背传出手一刹,林幕动了,他从尹立强的侧后,猛然踏步冲了起来,接着,单脚起跳,当球飞来时,他根据球的路线,身体有明显的侧向漂移。

    因为是飞球,也因为要考虑林幕可能的配合,所以尹立强的传球并不快,弧度也较大。

    但是,这一下,偏偏就和林幕的冲势产生了偏差。

    当林幕感觉,上升和漂移的动力已经渐渐不足时,他仍然没能找到最有利的击球点。

    最终,林幕只能再次崩住腰腹之力,强行的保持了短暂的滞空。

    “砰”

    球终究被扣了出去,直线里穿过网前,砸到了对面的三米线后一步。

    林幕从空,最后平稳落地。

    看着远远滚去的橘蓝色,林幕有些发呆。

    他倒不是愣神,他是在回想着这一次的进攻。

    这一次的扣球他最终扣到了,其实说起来,两人在正式训练中的第一次背身配合,而且,林幕还不是从尹立强的正面启动的,能打出去,打成功,已经不算太差。

    但事实情况,林幕知道,这个球失败了,因为他最后扣球时,已经完全没有可以操控的变化空间。

    如果对面有聪明有实力的拦网手,他这个球几乎很难突破网前。

    总体来说,这是一次相对失败的背飞配合。

    起跳时机不对,他的弹速快了,尹立强的传球速度稍慢了,或者是为了考虑他的空中能力,更是拉高了传球弧线。

    他的问题,尹立强的问题,倒置了一次应该有的飞追球的配合,变成了飞等球。

    要不是最后他强行滞空那一下,甚至都难以顺利的扣到球。

    总之,两人的配合差了。

    训练模拟实战,所以尹立强在训练中也基本保持正式比赛的态度,传球时候肯定不会有明显的背身倾向。而且,在传球之前更不会做出要观察身后的动作,即便是传球动作出手时,他也只会在下落之后才扭头向身后看看。

    因此,等他扭头观察的时候,只看到林幕滞空扣球出手的那一下。

    至于过程,他是没法观察到的,不过刘华锋是看的真切。

    他倒没有林幕的不满意,在林幕思索时,他已经走上前拍着林幕的肩膀,夸赞道:“哈哈,打的的不错,小林,你这个空中能力,比我想象中的要强。”

    林幕回过神,淡淡的笑着摇摇头。

    这时候,尹立强也走了过来,“怎么样”

    “哦,打的还不错,不过配合上有些偏差。”刘华锋转头回了一句尹立强一句后,继续看向林幕说道,“小林,你说说”

    林幕点点头,配合训练,就是要熟悉建立默契,那么,在不完全熟悉之前,相互间的沟通是必要的。

    虽然他是被教练直接安排来,没说具体要怎么配合,但只要打了,那肯定是要尽量的打好。

    于是,他也没推辞,说道:“尹哥,我的弹速比较快,弹跳高度也还可以,而且,我基本左右手都能打。所以,像刚那个球,球的最后高度可以不变,但弧度可以稍微平一点,速度也可以快一点,还有”

    嘿,还真不矫情,分析的细致,而且也挺准。不错,不错。

    看着林幕和尹立强的侃侃而谈,刘华锋暗自点头。

    他是一名成熟也相对优秀的副攻,刚球一出来,从林幕起跳时,他也基本有了判断。

    到最后配合完成,他基本就分析的七七八八了。

    刚刚他没说,让林幕说,也是给林幕一个隐隐的考验,结果让他挺满意。

    记得卢教练说过,这小子对排球的嗅觉很灵敏,打球很有灵性,分析、判断很敏锐,看起来确实不是吹。

    “嗯”

    尹立强很仔细的听着林幕的分析和建议,他脑海里也大致模拟出了刚刚配合的情况,轻轻的点了点头。

    稍沉吟后,他转头看向刘华锋,见着刘华锋的表现,大概满意的样子,他心里也有数了,于是说道:“华锋,我和小林再来两个,你继续帮着看看”

    “那,小林,再来,多打几个,这一次你从我身前侧身冲过去,我调整下节奏”

    “好”

    商定后,训练继续。

    “砰”

    “砰”

    “砰”

    “”

    一球,两球,三球

    又是几个球,林幕的起冲点,从尹立强的身前,侧后,相对平行等不同方位变换着。

    每个球之后,他们依然会交流下,得到刘华锋进一步认可之后,他也没有再去考验林幕,也用旁观教练的角度来给出了他的观察分析。

    接着就是尹立强和林幕的进一步调整。

    随着打的越来越多,交流越来越多之后,他们的配合也在肉眼可见的进步。

    只是,毕竟是有准备的配合,相对来说,打的还显得有些机械。

    不过,熟悉和默契初步建立了,后面有机会继续磨合,如果再有机会通过实战的实时调整,终归会越来越好。

    训练组间的休息,三人继续交流,缓了缓后,训练重新开始。

    在刘华锋和尹立强又打了一组训练配合后,刘华锋停下来再次建议道:“老尹,让小林来给我传几个”

    尹立强想了想后,点头同意了。

    不管教练是怎么安排,至少林幕的位置是没变的,还是接应。既然暂时和他们一组,那么让林幕打打传球配合,也很应该。

    而且,他还记得曾经和林幕打教学赛的时候所打的双二传配备,当时林幕的传球就已经给他的感觉不错。

    现在过去几个月了,u17的比赛他看过一些资料,教练也讲过,但毕竟不是亲身现场,他也想看看,林幕现在的传球水平到底有没有进步,进步多少。

    两位老大都说了,林幕自然没意见,他也巴不得想跟着训练。

    说干就干,稍事调整之后,尹立强当起了发球手。

    “嘿这个不错小林,再快一点也没关系,别怕你锋哥顶不住”

    “砰”

    “漂亮”

    “”

    训练场一角,刘华锋每打一个球就吼一嗓子,感觉是越来越好。

    又是连续的几个球,尹立强在默默的发球,一边观察着林幕和刘华锋的配合。

    而林幕也依然在默默的传球,一边在根据他的分析和刘华锋的意见调整着传球。

    还是一样,配合的默契在肉眼可见的提高,传球和攻球的质量提高的极快,比起之前他当攻手的时候提高的更快。

    还真没白看,而且,很用心,悟性和灵性没话说。

    看着越来越默契的两人,尹立强非常满意。

    比起队里的那几个二传,现在的林幕虽然身体素质上还有差距,但这份传球的灵性和观察、判断队友的能力明显要超出一筹。

    这对于传手来说,是很关键的一项素质。


第四章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