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老王头的来历  四合院从少年何雨柱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老王头的来历第(1/2)页
老王头又看向何雨柱,何雨柱也笑道:“我也不知道,不如王爷你给我们解惑好了”

    “既然你们都不知道,那我就给你们说一说”

    老王头得意一笑,解释道,““善和”一词出自唐柳宗元的“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后人以“善和”借指藏书,后来“善和坊”便普遍用以形容文人冶游赋诗的场所。“白牡丹”出自白居易歌颂白牡丹之诗,象征素雅脱俗、绝世独立,“能行白牡丹”更突出了李端端的仙气。崔涯甚至都可能动了替她赎身的念头,所以他提到“取端端”,“取”音同“娶”,也就是“落籍”从良的意思,他随意地一只胳膊搭在交椅扶手上的动作描绘或许也反映了他此刻起伏的心理活动,后来就真有人给这幅画冠名为李端端落籍图。”

    “王爷,还是您厉害我不如也”

    牛爷适时的翘大拇指称赞

    何雨柱也笑着恭维。

    老王头满足的得意大笑继续说道:“从那以后,由于在崔涯的盛赞下,大贾富豪争着抢着点李端端的台,以至于李端端预约单子都排在半月之后。有人戏说李端端是才从乌黑的墨池里爬出来就登上了洁白的雪山顶。我以为这个比喻还有另一深意,若不是李端端经过书香墨香的浸染,这一场身份悬殊的较量中,她哪里能有胜算呢”

    牛爷默默点头。

    何雨柱若有所思,说道:“我越加觉得这是唐寅用李端端自比自己了毕竟唐寅可是一个大画家啊”

    “是啊,“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老王头摇头晃脑的吟诗,而后继续解释道,“何老板,牛爷,你们看,前两句延续了崔涯对李端端的美好形容,然后话锋突然一转,谈到黄金满市的扬州城中胭脂价格却低到穷酸,与画面唯美平和的气氛一下子形成极大反差。还有,“胭脂”又通“艳质”,这又是个久远的典故,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本是宫中歌妓出身,陈叔宝形容她“新装艳质本倾城”。亡国被擒时,张丽华所藏的胭脂被擦在井口,从此,这口井被叫做“胭脂井”。”

    老王头顿了顿,一脸怅然地说道:“这“胭脂”后来就成为妓女的代名词,所以说胭脂价低就是指妓女不值钱。而可怜的又何止她们,以唐寅的画工和学识,若生在今天,那画价即便不是天文数字,也足够过上富足奢华的日子了,可偏就是生不逢时,因为考场舞弊案的连累导致名声败落,画价低迷,生存窘迫。时空穿越几百年,他将李端端、张丽华和自己令人唏嘘不已的人生窘迫和惨状都串在一起了”

    “王爷,说得好啊”

    何雨柱一时之间也被感染到了忍不住称赞道。

    牛爷干咳一声,忽然说道:“老板,王爷,我尿急,请二位稍后片刻去去就来”

    何雨柱和王爷本来说的挺高兴,牛爷这样粗俗的一说,顿时让二人没了雅兴

    老王头笑笑没说什么,何雨柱不耐烦的摆手:“牛爷,你赶紧去吧”

    牛爷笑笑,给何雨柱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然后笑眯眯的离开了。

    何雨柱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琢磨牛爷的眼神,总觉得其中有什么用意

    等等,我是来买画的,老王头这家伙说了这么多典故,不会是故意的吧

    何雨柱这些年收古董也算有经验了,知道涉及到古董的典故越多,卖价越高啊

    靠老王头这家伙真狡猾啊这是不动声色的做铺垫,等着抬价啊

    牛爷看来是看出来了,这才故意借尿遁搅局啊

    得嘞,还是等牛爷回来,赶紧把画作拿下来,不能在听老王头瞎忽悠了

    他虽然很有钱,钱也来得容易,但也不能被人忽悠的,让别人多赚了钱

    不在乎钱,但这是原则问题,不能退让的

    何雨柱默默想着的功夫,老王头还在继续说那些典故

    也不知道这家伙哪来的那么多典故,何雨柱本来挺的很新鲜,但意识到老王头的意图,他就听着没啥意思了

    他散漫的附和着,等牛爷回来了赶紧向牛爷使个眼色

    牛爷意会,看来何雨柱脑子转得快,也意识到了,赶紧顺势问道:“老板,王爷,你们谈好价了吗”

    何雨柱顺势问道:“对啊,要不是牛爷提醒,我都放了问了,王爷,你打算多少钱卖这么多典故估计很贵吧,我现在手头紧,你悠着点”

    这也是暗示你的伎俩我已经看穿了,报价适可而止,否则可别怪我不买了

    老王头暗叫可惜


第42章 老王头的来历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