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天龙寺文昊谈慕容第(2/2)页
本相道:“我不知道。但想大明轮王是何等样人,能得他如此钦佩,慕容先生真非常人也。”说时悠然神往。
文昊正色道:“事实并非如此。想象有时并不可靠,推理则可,谋事欠妥,这慕容家名不副实”说着环顾众人,拱手施礼,然后继续说道:“这慕容家自诩为五胡时期燕国后裔,一直存有复国之念,现今姑苏城外的参合庄,便是百多年前慕容龙城为复国而建,此后他们家在江湖之上搞出无数事端,收集武学,联络布局,大多是为复国谋划。大约三十年前雁门关一役,据传就和那消失多年的慕容博有关,其子慕容复更是在江湖朝堂广为串联,此前伏牛派柯掌门和少林玄悲大师先后死难,说不定就和那慕容博有关”
听到这里保定帝惊问:“你是说那慕容博竟然未死”
文昊肯定的道:“没死,他假死不过是为了逃脱雁门关一役的追责罢了。”
听到如此秘辛,众人一时默然。
他们自从知道文昊来自逍遥派,就不再怀疑他说的话。
文昊尤自不停,又说道:“就是这大轮明王也不过是托言罢了,说的天花乱坠,结果还不是为了求经据传他聪明绝顶,有过目不忘之能,烧经之前,看一眼默记,谁又能阻止还怎的”
本因方丈道:“大轮明王是何居心暂不去说他,但谋我经书却是事实,说不过就会恃强凌弱。师伯估量敌势,咱们若非赶紧练成六脉神剑,只怕宝经难免为人所夺,天龙寺一败涂地。只是这神剑功夫以内力为主,实非急切间一蹴可成。”
保定帝知道天龙寺是大理段氏的根本,每逢皇室有难,天龙寺总是倾力赴援,随后转危为安。
大理段氏于五代石晋天福二年丁酉得国,至今一百五十间经过无数大风大浪,社稷始终不坠,实与天龙寺稳镇京畿有莫大关连,今日天龙有警,与社稷遇危一般无二,当下说道:“方丈仁德,正明感激无已,但不知如何对付那大轮明王,正明亦能稍尽绵薄么”
本因沉吟道:“你是我段氏俗家第一高手,如能联手共御强敌,确能大增声威。可是你乃世俗之人,参与佛门弟子的争端,难免令大轮明王笑我天龙寺无人。”
枯荣大师忽道:“咱们倘若分别练那六脉神剑,不论是谁,终究内力不足,都是练不成的。我曾想到一个取七的法子,各人修习一脉,六人一齐出手。虽然以六敌一,胜之不武,但我们并非和他单独比武争雄,而是保经护寺,就算一百人斗他一人,却也说不得了。只是算来算去,天龙寺中再也寻不出第六个指力相当的好手来,自以为此踌躇难决。正明,你就来凑凑数罢。只不过你须得剃发换装才成。”他越说越快,似乎颇为兴奋,但语气仍是冷冰冰地。
保定帝道:“皈依我佛,原是正明的素志,只是神剑秘奥,正明从未听闻,仓促之际,只怕”
本参道:“这路剑法的基本功夫正是一阳指,你早就已经会了,只须记一记剑法便成。”保定帝不解,道:“请方丈指点。”
文昊细思天龙寺的这个做法,觉得六脉神剑经简化为一阳指,交给重要人员于俗世使用,而本经则作为核心密要谨慎传承,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于是对自己简化北冥配合兵器使用的想法更是有信心起来。
一旦完成,交给逍遥派弟子使用,能大增门派实力不说,还能选拔优秀弟子,作为核心储备。
正这时,却听到本因就六脉神剑又说出另一番话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