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深谷之上天生桥  穿越人世间的少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深谷之上天生桥第(2/2)页
接下来几天,文昊就在练功、准备之中渡过,期间还抽空去看了阿紫小姑娘。

    看着她那惨兮兮的小脸,文昊禁不住有些想笑,问她:“要不咱还是算了,不受这份苦了。”

    没想到阿紫还不依了,说道:“那之前的苦岂不白受了不行,我要坚持,姥姥说了,通过了她的考验,我就真的能跟她学武功了。”

    文昊见她如此,就给她做好吃的来弥补,还送了她不少零食,以期待通过美食来转移注意力,消减“痛苦”。

    余婆婆是个好相处的人,但在教人上却严厉的紧,而且经验丰富,任你如何调皮捣蛋都逃不出她的手心,也算是阿紫这类叛逆小姑娘的克星了。

    余婆婆武功很厉害的。

    少林方丈玄慈不愿受她跪拜,运功挥袖一拂想让她起身,结果人家动都不动,仍是完成了虚竹的吩咐。

    而她这样的首领,灵鹫宫有九个,随时能接位的副首领也有九个,不能不说缥缈峰底蕴深厚。

    冬至前三天,那深谷里的罡风果然停了,文昊指挥四女,和符敏仪一起包了一顿饺子,提前庆贺冬至的到来,然后就说要在后峰之上闭关习练一种功夫,让她们别来打扰,就出发了。

    他已打听清楚了,前三后三,加冬至一天,总共七天时间停风,他要用这七天时间去探索深谷里天生桥对面的那石洞。

    到地方后,文昊先是仔细探查四周无人,又勘察深谷天生桥附近地形,才运功悄然飘下。

    下降三丈后,在岩壁上固定身姿,于一处大石下隐蔽处深深的打入一颗岩钉,取出早就准备好的合金索链牢牢固定,之后每下降三丈照例打入一颗岩钉,并依法固定合金铁索。

    这样,即使有岩钉被扯出,或者铁索被斩断,他仍有机会使用。

    到天生桥时,已经打入了二十颗岩钉,他在齐腰处一次性打入三颗岩钉,再次固定铁索以后,把剩余铁索拴在腰上,沿着天生桥向对面走去。

    天生桥宽五尺,在平地上不算窄了,但在这不见底的深谷之上,反而像一条细线那样让人感觉是如此的不安全。

    因为罡风存在,桥上并无其它植物生长,连苔藓之类的都无法生存。

    这桥类似一种特殊的整块岩石,被罡风吹去其它杂物以后,只剩它孤零零的横在那里,干燥且坚固,仿佛是人造的一般。

    文昊还没有到那洞口,里面就传过来一股子吸力,让他几乎控制不住身形,忙运功固定身姿,一步一步挪了过去。

    这个洞还不小,有文昊两个那么高,而且宽敞。

    他寻一处地方,一次性呈品字打入三颗岩钉,拉动铁索固定。

    这样,和对面岩壁的三颗岩钉一起发力,跨过天生桥的铁索就横在了天生桥上方齐腰处,可以充作过桥时的扶手了。

    山洞幽深,只有石壁上钻石模样的东西闪着幽幽的光。文昊打开手电向前探索,走十步就打岩钉固定铁索,一丝不苟。

    石洞并不是直的,左曲右转,蜿蜒前行,而且逐渐上升。

    等打下五颗岩钉之后,前面出现微光,山洞也开始豁然开朗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