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师贼之长以制贼第(2/2)页
动摇明廷的统治。
就在今年保乡军鲸吞楚北的时候,洪承畴实际上已经带兵把高迎祥为首的一批流贼逼回了陕西,并且持续围剿,获得了多场重要的胜利。
现在高迎祥等义军的声势已经跌入了谷底,好多贼军都被重创,残部不得东躲西藏。
洪承畴所部的大部分主力,现在都已经抽调出来,驻防在关中府、西安府以及河南汝州、河南府等地和保贼干架了。
短短半年之内,明廷的心腹之患就从东掳和流贼,瞬间变成了保贼。
而且这保贼的威胁更大,势头更凶猛,就像是一柄利刃,直接插入了明廷腹地,让明廷不仅仅难受,而且随时都有彻底崩溃瓦解的可能性。
面对这样的保贼军,说实话杨嗣昌自己也是心里没底了。
在贼军渡江南下之前,他还指望着能够拖延几个月的时间,能够让朝廷有时间集结更多地区的兵力实施封堵围剿战略,争取把保贼扼制在楚北地区。
但是随着保贼渡江南下后,原先的围堵战略面临着破产的危机,因为这一系列的封堵战略里,武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武昌在,才能够把保贼军封堵在长江以北,进而把保贼军扼制在楚北地区。
然而现在武昌还能守住吗
杨嗣昌对此很悲观
过去几个月里,他持续搜集了解保贼军的所有信息,尤其是对朝廷和保贼军的几场大规模战役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最后发现了保贼军的战斗力惊人。
在野战里依托快速机动的火炮往往能占据巨大的优势,就连攻城也是犀利的很,钟祥一战彻底让明廷的诸多高层们都知道了保贼军的强悍攻坚能力。
连东掳都不具备的攻坚能力。
东掳虽然野战也很强悍,打的蓟辽边军没脾气,但是他们的攻城实力也就那样,要不然这么多年来也不会被明廷死死的挡在山海关以外,想要入关劫掠都得绕道蒙古了。
面对这样的保贼军,要怎么打
杨嗣昌不知道
这都不仅仅是战略安排是否妥当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保贼军战力太强,不管己方做出什么样的战略安排,但是连城都守不住又能怎么办
在常德老家的杨嗣昌思索了好几天后,又和当地官员以及自己的幕僚们反复商讨之后,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或者说找到了应对办法,然后写了奏折,并派遣五百里加急绕道江南送往京师。
他在奏折里这么说:
“保贼之强,全赖于枪炮犀利,尤其是其轻便小红夷炮更是屡次在大战中重创我官兵。”
“又保贼劫掠钱粮甚多,贼兵皆一日三餐饱腹,身强体壮,身披重甲亦可健步如飞。”
“我官兵缺枪少炮,粮饷更缺,饶是将士有心杀贼,亦无杀贼之力。”
“如今之计,唯有广造枪炮,征集钱粮,编练新军以剿之。”
“臣已经广寻工匠仿保贼之新式枪炮,又寻得保贼连枪炮新军之法,欲师贼之长以制贼。”
“待我造出轻便红夷炮两百尊,新鸟铳五万杆,甲两万副,平定保贼旦夕之间。”
“然工匠易求,枪炮易造,钱粮却多有不足,有心造枪炮练新军,奈何钱粮不足,臣恳拔银五百万两以造枪炮厚甲,编十万新军。”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