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陛下发飙第(2/2)页
罗志学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加上早期发展阶段里,手底下可用的人是在没多少,所以也就当做没看见了。
但是现在
随着大楚帝国里持续招揽各种人才,也就不缺当官的人了。
在楚北的时候,连个秀才罗志学都当成人才,属于非常典型的官帽比人多
但是现在,哪怕是前明时期的举人和进士来了,罗志学都是懒得搭理了,爱干就干,不干滚蛋,因为现在的大楚帝国,是人比官帽子多了。
尤其是控制了整个江南地区,获得了大量读书认字的人口后,罗志学已经是可以自豪的喊上一声:外头一大堆读书人排着队等着当我楚国的官。
既然人手不缺,罗志学自然不会惯着那些端着大楚帝国的饭碗,嘴上却是骂着大楚帝国的人。
四月二十个汉天府那边有个知县贪腐了五万两白银的案件,罗志学故作震怒。
在御前参务会议上把吏务部还有督察院那边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吏治如此败坏,简直让人震惊,而郭全书你身为吏务部尚书,责无旁贷,当场罚俸三月,并要求吏务部立即整改官场风气。
然后又把矛头对准了督察院,说督察院近期的工作让人难以满意,吏治如此败坏,贪污之风如此猖獗,就是因为督察院不作为。
作为督察院,不查贪官污吏的话,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如果督察院里的众多督查和御史们不相干了,直接给朕卷铺盖滚蛋。
要求督察院立即开始着重打击渎职、贪赃枉法等各类官职人员违法问题,否则严惩不贷。
骂完了两个参务大臣后,罗志学又开始长篇大论,从上古周礼说到现在的忠孝,啪啦啪啦一大堆,说什么为人臣子要本分,被他妈天天给找麻烦,为人臣子不能干坏事,然后让朕背负骂名把一群重臣说的面红刺耳。
又说什么吏治是帝国长治久安的根基,不容任何人破坏云云,又说这个汉天府里的知县,简直臭虫一个,贪张枉法,妄议朝廷大方阵,试图动摇税收国策
这一天的御前参务会议里,基本上都是罗志学一个人在发飙,七个参务大臣外加十八个协办大臣,全都是低着头挨骂
而这种情况,在大楚帝国成立数年来其实是很少见的。
当挨骂的时候,很多大臣们的直觉就已经告诉了他们,这事不简单,背后肯定有什么事惹毛了陛下。
要不然的话,陛下是不会在御前参务会议这种正式而严肃的会议里,专门拿出吏治问题来说的,并且还上升到了帝国根基的程度。
那个啥
大家都是聪明人,他们也知道,自家陛下同样不是傻蛋,更不是什么何不食肉糜的皇家少年。
别觉得罗志学年轻,今年不过十九岁而已,但是你要知道,罗志学可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就投身流贼之中,那时候他才十五周岁呢,哪怕说虚岁,也不过十六岁而已。
等到十六岁的时候,即崇祯七年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军首领,成为了伏牛山保乡营大将军了。
而后带着保乡军南征北战
他,崛起于微末,耀眼于星空
而这样的一个年轻皇帝,是不会无缘无故就拿着一件很常见的贪腐案件大说特说的,这背后,必有深意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