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受人之托自当忠人之事第(2/2)页
跟卫成靖离得近的几位,已经开始低声贺喜,都知道这位得了杨公青眼荣升正二品兵部尚书的同僚不太爱说话,可为官的总得面面俱到,老话说礼多人不怪,不过也有人皱着眉暗自思量,邱介彰致仕跟卫成靖高升这两件事都是首辅大人一手推动,这里头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之得利,又有多少人血本无归。
兵部尚书人选定下,杨之清没有退回去坐下,反倒神情更加凝重,仅仅一个撩眼皮缓缓将目光抬起的动作,就让身负四境修为颇为自傲的二皇子殿下感受到一种,跟修士气息截然不同的巨大压力,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就视圣贤文章为破鞋的李敬威,今日才信当年那位写出过煌煌五千言巨著春秋的读书人,真有孤身闯进南疆十万大山如入无人之境的本事。
没来由就觉得心里一沉,继而这种无可匹敌的压抑感在保和殿上层层荡开,二皇子下意识动了动手指,那柄名字直截了当就叫做杀敌的刀随时能够应声出鞘,但他却莫名其妙觉得,自己杀不了眼前这个日渐老迈的读书人。
大周朝堂人尽皆知,首辅杨公自幼体弱多病怕阴怕寒,没有半点真气修为。说来也怪,祖籍就在楚州河阳城的杨之清,在科考之前一直名声不显,不像朝中几位重臣都有早慧,刚刚落魄出殿的邱介彰就是其中之一,七岁能作诗十岁能写一手滴水不漏的策论,而偏偏就是杨之清这样看似平平无奇的人,竟最终坐上了保和殿御阶下面唯二的椅子之一。
另一把椅子空着的椅子,跟官职学问没有半个铜钱关系,陈伯庸从出生就注定要坐上去。
杨之清不屑一顾地把平静目光从二皇子身上挪开,文人有文人的傲气骨气,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肯在修士的刀剑面前低头,他微微转头看向那把尚且在他前面,却空了数十天之久的椅子,扬声让保和殿上所有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陛下,观星楼主之职不属朝堂,老臣本不该置喙多言。”
一瞬间,殿上所有目光从四面八方看向身姿不算挺拔的首辅大人,杨公也老了,瞧他下颌上的胡须还有几根是青黑
景祯皇帝脸上有了温醇笑意,杨之清到底是个知情识趣的君子,是君子就能欺之以方,摆摆手不在意道:“杨卿说的是,既然不愿意多说,那”
“陛下恕罪”杨之清冷然开口打断皇帝还没说完的话,刹那间殿上一片死寂,深知天子性情的老太监骇然一怔,难以置信地偏头去看首辅大人脸上表情,从杨之清得了保和殿大学士的殊荣有多少年了,还是头一次见这位素来敬畏皇权的文人表率,敢公然悖逆陛下的想法。
首辅大人慢悠悠伸手撩起绛紫官袍下摆,先是左腿弯曲后是右腿,早就有资格上殿不跪的杨公竟俯下身子朝龙椅上的景祯皇帝磕了个头,“老公爷陈伯庸离京北上之前,曾特意嘱咐过老臣,世袭罔替一等镇国公之爵、观星楼主之位以及陈家代代相传的周天星盘,都要确保交到陈无双手里,老臣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其一。其二,礼部右侍郎陈季淳今日就在殿上,陈家这一代兄弟四人膝下无子,仅无官无爵的陈叔愚有一独女佩瑜,陛下亲自下旨赐婚给六皇子殿下,民间百姓都说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众所周知,陈仲平唯一的嫡传弟子陈无双便是陈家正统。”
听杨公提到名字,臭棋篓子陈季淳慌忙出列,二话不说跪在首辅大人身后,前额贴地撅着屁股一言不发,不凑近了仔细看,绝对看不出他眼中有欣慰笑意,也有几抹忧虑。
景祯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平公公甚至能听见他用力握着龙椅扶手发出来的吱呀轻响,不等杨之清再说其三其四,抬手砰地拍在面前长案上,冷哼道:“够了杨卿,朕记得你今年七十有二”
殿上群臣皆是心中一凛,杨志强还不到古稀之年,而大周的官制,官员六十有五当请辞告老,有爵位加身或是正三品以上者,酌情放宽至七十有二,以往爱惜名声的重臣都在京都风风光光过完七十岁大寿之后,就主动让子嗣上书代为请辞告老,而能做到两殿四阁大学士的,只要身子骨硬朗,皇帝不会准许告老还乡,多半连下三道旨意好言挽留。
可刚才那句话足够让连带太子跟平公公在内的文武百官不寒而栗,陛下竟然忌惮陈无双那泼皮无赖到了这种程度,不惜罢免老成谋国的首辅杨公,也要把观星楼主的位子从那少年手里夺下来,这又是所为何故
杨之清深吸一口气,摘下官帽指着自己花白的头发,平静道:“臣是老了,可臣想为大周”
景祯皇帝拂袖站起身来,突然弯腰剧烈咳嗽几声,挥手把平公公端到面前的茶碗远远打飞出去摔得粉碎,冷声道:“不必说了朕本来是想等朝会最后再议此事,既然杨卿等不及,朕也觉得有些乏累。朕问一句,杨卿,你可是真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最后八个字,语速既慢且沉。
杨之清竟答非所问,行大礼谢恩道:“多谢陛下挂怀惦记,老臣今年确实已经七十有二。”
“你”景祯皇帝眼前一黑险些踉跄跌倒,眼疾手快的平公公迅速伸手扶住,痛心道:“陛下万万保重龙体”
缓了几口气,景祯皇帝借着老太监悄然渡入体内的雄浑真气,勉强催动自身真气徐徐运转,良久才推开平公公的手,语气恢复帝王该有的无悲无喜,“杨卿如此坚持,那此事就等等陈无双回京再议朕累了,要回养心殿歇着,太子留下,听听诸位爱卿还有没有别的事情要议。”
见陛下抬腿绕过龙椅后面的屏风朝东侧走去,平公公下意识就想要跟上去,却见陛下回头使了个冰冷的眼色,顿时心领神会停住脚步仍旧站在原地,只是腰板终于挺直了些。
太子殿下也终于做对了今日朝会上的第一件事,笑呵呵快步走下御阶,弯腰双手把首辅大人搀扶起来,“杨公,这又是何苦来哉”
哗啦一声,龙椅前面的紫檀木长案从中断成两截。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