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有道真修,其名太华!第(2/2)页
未来有缘,怕是也只能有缘无分了。
索性,季秋未曾犹豫的回复,叫太华放下了思考。
看着眼前的白须老道,季秋只是答道:
“这一身炼气法,是在下于一古卷之中觅得的,并无炼气道脉传承。”
“太平之道,也是我于太学宫求学时,在儒圣及古先贤之道中,自愿去践行的道路。”
“不知太华真人询问这些,是因为何故”
灯火昏暗下,季秋回应。
太华听后,颔首一点,复又道:
“既没有道脉传承,那贫道欲传你一卷太平经,其中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等收录,又有养功德真身,助炼气修行之法,你可愿学”
“贫道与你日后有缘,虽不晓得为何会生出些许变故,但那都不重要。”
“我观你行为,与老道我那一卷太平经颇为契合,只要你愿学,我便传你,你若不愿意,我也不强求。”
来了
季秋听到太华老道主动提及,不由精神一振。
模拟之时获得的修行感悟与知识,在逆天改命后都不会存在。
但关于那些记忆,却是清晰的保留了下来。
这太平经品阶不凡,也是一门可达玉液还丹的旁门道脉传承,不弱于渡世真经。
其中更关键的,还是太平经的修行之法。
此功法倡导身入红尘,以济世救人转化功德气运,从而增长修为,反哺神魂。
若是在普通世道,想要凭借此法成道,需要汇聚的功德数以海量计,哪怕行医一生,估计也不足以聚拢出多大的功德来。
但如今大炎朝遍地烽火,连年大灾,却是此法最容易修行之时。
借助太平经,季秋可以实现短时间内,在修行之道上进展突飞猛进,甚至道基境,可能都不是奢望。
而且太平道门下的诸多弟子门人,修行此法得到的回馈,也要远比渡世真经要来的迅捷许多。
本以为眼下太华道人自己上门寻找自己,会生出什么不必要的变故。
但看到老道士仍然愿意传授自己太平经时,季秋不禁松了口气,同时又夹杂着几分感动与敬佩。
哪怕临到寿终之际,这位炼气士仍然心态平和,此等心性,可谓是修行楷模。
季秋有理由相信,太华若是生在他主身所在的东沧州,不敢说能修行到多么高深的地步,但想来一尊玉液还丹的真人之境,是跑不掉的。
听完太华所言,季秋虽知晓太平经的根底,但面上却仍露出了几分诧然,看着太华,面色有些迟疑道:
“这前辈一身道行,想来已是达到呼风唤雨之境,为何会想要传授在下这般珍贵的法门”
“我,岂不受之有愧”
看着季秋的疑惑,太华却是淡笑摇了摇头。
“贫道三百载修行以来,授予过太平经之辈,你不是第一个,却应该是最后一个。”
“你前面那几位,至今修成者,尚且有一人存于世间,于川蜀之地立了一方道统,也算声名显赫。”
“贫道见识过你在那平阳县治病救疫之举,再加上我算出与你日后有一段师徒之缘,所以才传你此法。”
“你若愿意,你我便结下这段师徒之缘,你这太平道统,与贫道却是正为契合。”
老道士笑呵呵的,并没有在意季秋的话。
事实上,季秋是否愿意,其实于他而言,都没有多少干系。
他只是欣赏这名为张巨鹿的少年,觉得此子在未来当有不凡造诣,仅此而已。
对此,季秋舒了口气。
话说到这份上,便是够了。
“那弟子张巨鹿,就承前辈道统了。”
“谢老师传法”
说罢,少年执弟子之礼,对着眼前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一拜。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