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它们既年轻又古老  满级考古大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它们既年轻又古老第(1/2)页
西汉时期的蜀中商人有多牛

    史书上曾经留下的只言片语,便足够震撼世人。

    华阳国志曾记载:“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其民工于市、易贾”

    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但是蜀中的商人却“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而到了西汉中期,出身成都的大商人兼高利贷主罗裒,訾至巨万

    罗裒去一趟京师,随身都要带数十百万钱

    且往来巴蜀数年间,就又赚了千余万钱

    罗裒甚至放贷都放到了列侯和诸侯王的头上,赊贷郡国,人莫敢欺

    拥有封国和封地的顶级大贵族,都没他有钱,都要找他借高利贷

    从西汉初年的卓氏、程郑氏,到西汉中后期的罗氏,都是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鼎鼎有名大商人

    哪怕到了东汉年间,广汉巨富折象家族,也是“有资财二亿,家僮八百人”

    终两汉之世,蜀中富商大贾经营的商品,种类众多,规模庞大,一度统治了国内市场。

    西汉初年,蜀中大商人们主要经营盐铁之利和采铜铸钱之利。

    等到汉武帝将盐铁官营并统一铸币后,蜀中商人们迅速转型,开始走向了大而广的路线。

    酤酒业、酱园业、屠宰业、粮食业、薪炭业、造船业、竹木业、造车业、油漆业、铜器业、铁器业、牲畜业、高利贷、蔬菜水果业

    根据史书记载和后世统计。

    当时蜀中商人经营的商业领域几乎涵盖了西汉人民的衣食住行

    上到贵族用度,下到百姓民生,无业不从

    巴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蜀地的“蜀布、蜀刀、枸酱、柑橘”是闻名国内外的四大特产

    甚至他们的商品还卖到了国外去

    蜀郡工官和广汉郡工官制造的精美漆器和釦器,多销往现在朝鲜境内的乐浪郡,并且被北方草原匈奴贵族所喜爱。

    而私家商贾则往往铤而走险,常常沿南方丝绸之路进行边境贸易。

    蜀布、丝绸、邛竹杖等“蜀物”被他们贩运到滇越今东印度阿萨姆邦和身毒今印度。

    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国即今阿富汗和中亚一带时就曾经亲眼见到过蜀布、邛竹杖等蜀地商品。

    询问了大夏本地人后,他才得知,这些蜀地商品,是通过身毒进入大夏国的。

    由此可见,西汉时期蜀地工商业有多发达

    不只是卖

    同时蜀地的商人们也会从南亚诸国购入西方的真珠、琥珀、珊瑚等宝物,在国内市场出售,赚取数倍差价利润。

    蜀中地区至此成为了西南的内外贸易枢纽中心,工商业发达至极

    而且蜀中的商人们不但独立开拓出了南方丝绸之路,而且还为整个东南亚地区带去了文明。

    现在的东南亚国家能够成为儒家文化圈的一部分,这群蜀中商人出力最大

    在阅读这方面的历史文献记录的时候,陈翰虽然说也为两汉时期的蜀中商人那繁荣的工商业而惊叹。

    但是缺少一些实际的感受,还是无法让他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商业繁荣。

    历史书太大了,装下了华夏上下5000年的历史。

    在历史书上随手翻过一页,用笔划过的内容,就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站在时间长河上,俯瞰着史书字,很难让人感同身受,只能充当一个看客。

    但是,当陈翰站在这长江中下游的荆州旁,亲手抚摸着这些来自蜀郡的漆器。

    亲眼看着它们身上沉淀的岁月痕迹,感受着器身传来的彻骨冰凉。

    这种真实感,让他有一种摸到了时代脉搏的感觉。

    两千年前繁荣发达的蜀郡手工业,似乎穿越了时空,印刻在了他的眼前。

    一群群身上穿着用麻织制作的粗衣,头上绑着汗巾的西汉工匠们。

    在一个个小作坊内,有条不紊的将一块块木胚,经过多次工艺制造,最终做出了一个个外黑内红的精美木漆器。

    这些堪称西汉漆工艺之巅的精美器物,再通过蜀中繁荣的商道,通行天下,北入草原,南抵身毒。

    其中,有那么一批精美的漆器,


第五十一章 它们既年轻又古老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