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被盗掘啦!第(1/2)页
比起只是墓道被挖残断,墓室却还没被破坏的2号墓。
    1号墓的情况是真的惨。
    现场施工的时候,开挖机的工人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挖到墓葬了,整个墓都被挖了出来,堆在了沙土堆里。
    在收到导师的任务后,陈翰便戴上手套,走到了那座沙土堆旁。
    七八位社科院考古所的同事们,已经在细致的筛选沙土堆物了。
    陈翰粗略一看,器类还不少,铜器、玉器、石器都有。
    一些铜缶、铜戈、铜箭镞和青铜残片,已经被采集了出来,正在编号登记。
    “这个沙土堆是1号墓的填土,在这个沙土堆里采集到的文物,都编入1号墓的出土遗物吧”
    李教授皱着眉头,指挥着考古工作者们认真的对面前这堆沙土进行细致筛选。
    很多1号墓物,都隐藏在这堆沙土中,可不能掉以轻心。
    不过,陈翰看李教授这表情,怎么那么严肃,甚至还有一些痛心啊
    “小陈,来啦”
    看到陈翰,李教授皱起的眉头稍微舒缓了一些,不过很快他就又恢复了那副忧心忡忡的表情。
    “1号墓的情况,很不乐观啊。”
    李教授叹了口气,拉着还没进入工作状态的陈翰走到了沙土堆旁边,这里摆放了几个之前施工单位整理出来的一部分填土物。
    “我和老孔,已经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了解过情况。”
    “施工单位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机械作业挖掉了1号墓的墓坑上部绝大部分。”
    “也是因为挖出的填土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器和碎片出现,这才引发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重视,停工申请有关部门介入。”
    “不过等我们到现场勘查确定,1号墓的墓坑只剩下20几厘米的底部还没被挖出来。”
    陈翰挠了挠头,有些不解的问道:“教授,棺椁呢施工单位反应再慢,挖到棺椁的时候总能反应过来这是墓了吧,怎么会挖到底部才反应过来”
    一般墓坑中棺椁的高度都得有个一米左右高,就算施工单位的挖机师傅反射弧长了点,当挖到离着坑底还有一米多的位置,也该看到棺椁了吧。
    除非,这个墓里没有棺椁,才会挖到底部,都挖出青铜器了才反应过来。
    果不其然,李教授叹了口气:“棺椁、骨架都已经腐朽不存了,所以施工单位在发掘的时候才没发现这是一个墓坑。”
    如果棺椁没有了,那墓坑内除了那些随葬品之外,就没有任何像墓葬的地方了。
    开挖机的师傅如果没有留心一直观察每一铲挖出的沙土,那确实会注意不到这是墓葬。
    也算是情有可原吧。
    不过,棺椁都腐朽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啊。
    通常来说,如果墓主人下葬后,墓葬一直没有被挖开的话,就算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也不至于棺椁都完全腐朽。
    华夏考古界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还是不少的,棺椁完全腐朽的情况确实出现过。文網
    但是那些棺椁都腐朽了的墓,通常都会伴随着另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全都是被盗掘过的墓。
    陈翰眼神中带着一些探寻的目光,低头在已经被清理出来的文物中来回扫视了起来。
    果然,在已经提取出来的青铜器和陶器中间,赫然还躺着一件明显和这些随葬品不是一个年代的物品。
    一件铁器
    铁臿
    一座西周时期的墓中,出现一件铁臿,显然很不对接
    “这,是一座被盗掘过的墓葬”陈翰指着这件铁臿,有些失望的说道。
    李教授点点头:“对,这件铁臿是在1号墓的墓坑填土里发现的,应该是盗墓贼挖进墓室后留下来的。”
    这就是李教授一直眉头紧锁,忧心忡忡的原因。
    这件铁臿从形制上看,应该是一件战国至汉代的铁器。
    臿ch字和插同音,是一种铲土的农具。
    耒耜是它的前身,锹是他的后来者。
    这玩意兴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基本上被广泛运用于农业工作之中。
    当然,臿也被盗墓贼广为喜爱,过去较多发现于墓葬的盗洞中。
    别说古代盗墓贼了,到了现代,很多现代盗墓贼在盗墓的时候,不也得用铁楸来挖土,一个道理。
    墓坑填土中遗留了这么一件铁做的臿,这说明1号墓在下葬后不到三百年内,就被盗发过了。
    最早可能是战国时期,最晚也就西汉左右,墓里的随葬品就已经被盗走了。
第九十七章 被盗掘啦!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