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章 去隔壁工地串串门第(1/2)页
文峰塔曾国贵族墓葬群发掘现场。
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1号墓和2号墓的清理工作都完成的差不多了。
相比较被盗的干干净净的2号墓,1号墓出土的文物数量还是比较丰富的。
虽然也只有十几件青铜器。
但是其中有8个编钟,除了两个残破的比较严重之外,剩下六个保存情况都很完好。
六个保存完好的编钟上,加起来一共有200多个铭文。
单单1号编钟上,就有1。
这套编钟的精美程度,虽然没有曾侯乙编钟强,论数量更是拍马都比不上。
但是,这套曾侯舆编钟,和年出土于sz市的曾侯乙编钟,可以说是同属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之重器
上面的铭文,除去一部分吹嘘曾侯舆文治武功很优秀,是个贤明的君主。
剩下的部分,可以说字字都是国之重宝
不只是李教授和陈翰他们在研究。
铭文的拓印图,早就已经发到了一众研究古文字的专家教授,以及历史学家手上。
社科院、北大、复旦等一众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们,联合考释出来的铭文内容,和陈翰、李教授做出的释读基本差不多。
可以确定,铭文上确实记载的是“吴师入郢之役”
而这些铭文,不但能够作为解开曾随之谜的有利证据
而且还原出了这个尘封在地底近三千年,在历史文献中少有记载的周室诸侯国,曾国
按照铭文所言,曾国在西周初年就已经被封分了。
至战国中期,曾国才被楚国兼并,立国的时间超过了六百年,几近700载,几乎和周王室并存。
论发迹时间,比后来一统六国的秦国还要早。
秦国的先君在大西北替周王室养马的时候,曾国就已经是汉东一霸,号令汉东姬姓诸侯国,东压淮夷,南镇荆楚,守护周王室的南大门
哪怕到了春秋早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曾随国,也一度是楚人东进的主要障碍。
汉东的姬姓诸侯国,陆续都被楚国兼并了。
但是唯独曾国,能够一直屹立不倒,甚至多次击败楚国,不愧“汉东大国”之名。
在确定了1号墓的墓主人曾侯與,就是那位救了楚昭王的随侯后。
在社科院考古所的考古工作者们眼里,曾随是一国,已经不再是一个猜测和争议,而是百分百的事实了。
陈翰也开始围绕着1号编钟上的铭文,准备起了他参与文峰塔曾国贵族墓葬群的第一篇论文。
“随州文峰塔1号曾侯與墓的主要收获”
实际上,对于自己的博士课题,陈翰此时已经有了清晰的想法。
地下挖出来的诸侯国
他准备围绕着曾国。
围绕着文峰塔发掘项目。
围绕着这个史料记载稀少,没有存世的世系谱,全得靠考古发掘来寻找的神秘诸侯国。
来进行博士课题的研究
第一步先确定曾随是同一国。
第二步则是补充完善曾国的国君世系,以及国家传承脉络
要写多少篇论文,最终的整合论文含金量能有多高,是否能通过博士毕业答辩。
就全看这次文峰塔墓葬群的66座墓葬,能给他带来多少隐藏在史料记载之外的秘密和惊喜
甚至,不只是文峰塔发掘项目,隔壁的叶家山西周墓地、枣树林春秋贵族墓地,也都有可能为他补充研究内容
文峰塔的1号墓和2号墓发掘告一段落后。
在2号和3号墓还没正式开始发掘之前,陈翰趁着这段空档期,还打算去隔壁叶家山西周墓地打探打探情况
2019年2月12号,星期六。
早上八点多,陈翰就开着当地政府给配的工作车,来到了随州淅河镇蒋寨村。
一到村口,陈翰就看到了村外农田上,拉起的层层警戒线。
去年12月的时候,蒋寨村叶家山的村民,就是在村外的农田里,平整土地时发现的青铜器。
随后考古队介入,初步判断这边有一个西周时期的墓葬群。
叶家山的这块西周墓地,离着曾侯乙墓稍微远了一点,有20公里。
但是,离着庙台子遗址,也就是随州新石器商周时期的文明遗址,只有一公里左右
这也是为什么陈翰要先来叶家山墓地,而不是先去枣
一百一十章 去隔壁工地串串门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