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三章 两千年前的孔子形象是什么样子的?第(1/2)页
一面孔子屏风,引起了整个考古基地的轰动。
与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孔子形象不同。
通常来说,越靠近孔子时代,就越会反映孔子的真正形象。
因此,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画像,尽管不能100确定是孔子的真面貌,但却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想。
而屏风上的孔子形象是什么样的
简单的说,就是个纤瘦,有些驼背,留着山羊须的老人。
这和史书中记载的“脑袋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孔子形象,大相径庭。
当然,考虑到孔子“生而首上圩顶”脑袋畸形的记载,是太史公所记,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史记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
就是但凡贤者,圣人,帝王,太史公总会给他们写上很多特别玄学的记载。
其中比较特别的,就是长得和别人不太一样。
似乎只有这样与众不同,才能体现出这些人和普通人的特别之处。
所以,孔子在史记中记载的脑袋和普通人长得不一样,也许也是太史公的艺术加工。
而这面屏风上的孔子形象,实际上才是真正更接近历史上孔子的样子。
就是一个普通的纤瘦老人。
当然,制作屏风的工匠并不是经学大师,也不能排除口口相传造成误传,或者工匠出现笔误的可能。”
换言之,由于孔子屏风的内容只是孤证且很可能是工匠笔误或误传所致,倒是也不能完全推翻现有的史料记载。
不过,这面屏风上,可不止有孔子和颜回的画像。
两人的画像只是在屏风中间,在披风左右两端,还有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隶书文字呢。
这些文字的内容,正是孔子身世贯通性的文字记载。
大致上,和史书上记载的孔子生平差不多。
但是,有两处却和史记中的记载有悖
海昏侯墓的屏风中介绍,孔子身高为“七尺九”,以231厘米的西汉一尺计算,约为2米。
而史记中记载是“九尺有六寸”,以199厘米的西周一尺计算,约为191米。
究竟哪一个记载更准确,如今很难判断。
毕竟,西汉时的人,要去追朔一位春秋晚期的人身高,确实有点难。
因为春秋时代的度量衡并没有统一。
就算当时可能有留下关于孔子身高的记载。
但是当时留下的“九尺”或者“七尺”,是鲁尺,还是晋尺,或是齐尺
到了西汉时,如何去换算
这些东西,西汉的史学家大概率是搞不清楚的。
现代人就更没办法搞清楚了。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管孔子是“七尺九”还是“九尺六”,不管是周尺还是汉尺。
以孔子生活的时代来论,不管如何孔子都算是高挑了
一米米九也罢,在公元前的时候,都是百里挑一的身高也难怪不管是谁着的史,只要谈到孔子的身高,都一致认为孔圣人是个大高个。
除了身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与史记相悖的记载。
史记记载是“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即公元前551年。
但海昏侯屏风记载是“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孔子盖卅矣孔子30岁”。
因此孔子出生时间就比史记记载早了15年。
这么算的话,孔子寿命也比传统认知的多了15岁
15年,可不是两三年
如此大的差距,显然不可能是笔误或者太史公抄错。八壹
可以说,孔子屏风有不少属于颠覆性的内容。
然而问题在于,孔子屏风到底是不是靠谱
毕竟,孔子屏风出现于史记之后,而司马迁的史记更为严谨,更值得信赖。
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史记中的孔子生平,还是这面屏风上的孔子生平。
都是孤证。
也就是除了史记和这面屏风之外,再没有同时期,或者更早时期关于孔子的确切记载了。
毕竟孔子这位圣人,是在董仲舒之后,才被尊为圣人的。
在西汉之前,儒家并不是显学,孔子也不是一位多普世的大贤。
三百零三章 两千年前的孔子形象是什么样子的?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