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一十五章 八号祭祀坑  满级考古大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一十五章 八号祭祀坑第(1/2)页
新发现的物

    光是有编号的文物,就超过了五千件

    它们在坑里层层堆叠,姿态万千。

    站在坑旁边,往里面俯瞰,能够看到的全是一片绿色,一片独属于青铜器的颜色

    “这么多”

    “没个几年的功夫,恐怕清理不完啊。”

    看到坑内的情况,陈翰和庄云鹏他们,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三星堆只是1、2两个祭祀坑,却能够挖几十年了。

    这一个坑里几千件文物,而且层层堆叠,一天能清理出几件,都算是动作快的了。

    再加上清理出来还要修复、研究等等。

    一个坑清理十几年都不过分的。

    当年古蜀人特殊的掩埋技巧,为考古工作人员的发掘,制造了无数的难点。

    一样样文物堆叠在一起,导致有些文物想要提取出来,需要很复杂的清理,有的时候甚至手都塞不进去,还要用工具一点一点扣。

    形象一点的比喻,就像是在泥巴池里放满了锅碗瓢盆,这些锅碗瓢盆还都是杂乱无序的叠放的。

    想要清理出一个,可能需要同时将周围的好几个其他器物以及泥土都清理出来,才能动。

    “好多鼎、尊、壶啊,都带有明显的商朝特点。”庄云鹏凝视着坑内,有些激动的说道。

    林雅也有些疑惑的说道:“这祭祀坑是晚商时期的,那没有发现文字吗”

    像青铜鼎、青铜尊这种成熟青铜器的出现,基本已经代表,一个文明进入了非常成熟的社会阶段了。文網

    事实上,三星堆文明也确实很成熟。

    三星堆遗址是古蜀国的首都,势力范围极大,甚至已经扩张到了陕西汉明,必然存在一套严密的组织架构。

    而且三星堆青铜技术非常发达,比如铸造技术、焊接技术非常高超,黄金含金很高,青铜器上能凿出各种各样精美的孔洞等等,青铜技术比同时期中原商朝相比,也不逊色。

    如此成熟的一个文明,理应是有文字出现的。

    但是,三星堆遗址发掘过程字等成系统的文字。

    只在出土的陶器、金器、玉器等文物上面,发现七个不规则的刻画符号,而且多为一器一符号。

    众所周知,按照西方对文明的三项标准,即城市、文字、青铜冶金术,有没有文字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关键标准之一。

    所以,西方人一直以来,都以三星堆没有发现文字作为理由,不将三星堆文明认为是一个文明,只认为是一个文化。

    “文化”,指的是新石器时代的远古部落。

    比如河姆渡文化,比如陶寺文化,比如龙山文化。

    而“文明”,指的是一个拥有完整社会制度,组成了国家的文明,比如夏朝、商朝、周朝。

    在华夏国内,三星堆的不断考古深入研究后,华夏学者是广泛的认为,三星堆是一个文明,而不是文化。

    可以确定,三星堆就是早期的古蜀国,是一个有社会阶级,构建出了文明的一个国家。

    不过西方人不承认。

    西方人玩这一套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反正,在华夏学者看来,无论三星堆的这些字符是不是文字,都无法否定三星堆先民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

    不过,能发现文字的话,当然是更完美的情况。

    而且,华夏学者们自己,其实也不认为三星堆文明发展如此成熟的情况下,还没有出现文字。

    因为,如果没有文字,三星堆先民如何统治庞大的疆域,如何实现信息准确传达,如何积累高超的青铜技术,工匠们如何协同工作

    光靠语言几乎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从社会发展逻辑上来看,三星堆先民应该存在文字系统。

    而且,古代文献上记载古蜀国存有文字。

    东晋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非常有名,是研究四川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等的重要文献。

    常璩在上面记载:“彭祖本生蜀,为殷太史见称在昔有周之世,限以秦巴,虽奉王职,不得与春秋盟会,君长莫同书轨。”

    意思是彭祖是蜀人,后来担任殷商太史官。

    说明有蜀人精通商朝文字,周朝瞧不起蜀人,虽然要求他们服从中央命令,但不准他们参与诸侯会盟,君长之间来往


三百一十五章 八号祭祀坑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