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三十五章 安置美人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 安置美人第(1/2)页
你王稚远大胜归来,早就已经是功勋赫赫,朝廷上的人谁不崇拜你可是,也不要轻视那些对你别有用心之人。

    他们可就等着看你的笑话呢

    你还上赶着给这些人送材料,你这场献俘仪式如果办的不好,被他们跳出错来不必怀疑,这是肯定的。鸡蛋里挑骨头,还不简单吗朝廷上的那些人,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了。

    那你可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王贞英的亲哥哥,王阿宁就肯定会是指责王谧的人物之一。

    王贞英看重王谧,也不希望他走弯路,毕竟,以后大晋的全部江山,还要靠他维持,他可不能就这样翻车。

    为此,太后娘娘可是苦口婆心的把种种困难都给王谧解释清楚了,免得他年轻气盛,脑门一拍就想一出是一出。

    谁知,好话说尽,王谧就是不肯接受,王贞英也是无奈了。

    “好吧”

    “既然你执意要办,那就办吧”

    “依我看,你也不是那种胡来的人,说不定你是早就有了计划,只是不肯和我说而已。”

    既然说不过,那就只有顺从,反正不听话,倒霉的是他自己。

    还有一点就在于,王贞英也确实觉得,王谧不是个胡来的人,自从相识以来,就可以看出,王稚远是个临危不乱,总有办法的人。

    而且,还不会让自己吃亏。

    这样的人,即便是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放在他这里,说不定也是轻轻松松就解决了。

    无计可施的王贞英,只能自我攻略。

    王谧达成了目标,也就爽快离开了。

    废话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虽说王贞英满嘴都是好话,也答应了北府的一切要求,还畅想的特别美好,但是事关朝政上的大事,绝对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很多事情,都是很难说的。

    趁着王贞英没有反悔,赶紧离开是最正确的选择。

    王贞英心满意足,王谧也愉快离去,要说这建康城里,如今最气急败坏的人,大约还是有一个的。

    却是个意想不到的人,便是当朝宰辅,王恭,王阿宁。

    什么

    堂堂宰辅,每日日理万机,居然要去给小娃娃上课

    他们这是寒碜谁呢

    况且,那小娃娃不是个傻子吗

    这玩意,教的会吗

    没天理啦

    王稚远说啥就是啥,这个妹妹到底是谁的

    改姓王啦

    哦

    不对,本来也姓王。

    出了皇城,王侍郎跨上爱马,一刻不停的就冲向了街市,因为没有了随从,也没有了大批人马跟随。

    王侍郎这样的大功臣在街市上行走,竟然也没有人发现他,就这样让他从身边熘走。

    然而,虽然没有人发现王侍郎,但是,街市上却到处都在传颂王侍郎的功绩。

    北府大军拿下邺城,将那氐人从城里一个又一个的抓出来,像抓小鸡一样

    无耻氐人被我军的火炮,打的抱头鼠窜,七零八落

    扬眉吐气

    我们终于报仇了

    这是多少年的夙愿了,又是多少人心中的执念那些耄耋老翁被子孙们搀扶着,步履蹒跚的走到街上,看着那些神采奕奕的北府官兵,老翁们禁不住泪花直流。

    难道,我们还能看到重回故土的那一天

    天下竟有如此幸事

    听着人们对自己的议论,王侍郎心中欢喜,不高兴是不可能的,不高兴那就不是正常人了。

    就算是投入行伍,南征北战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梦想,旁观者适当的夸赞也能让王谧更加信心十足的走下去。

    毕竟,人人都喜欢听好听的,并且,有了百姓们的支持,也更加左证,王谧的选择是没有错的。

    不管朝廷如何孱弱,就连最富庶平稳的建康城里,这些淳朴的乡民,他们也还是对故土保持着一份卷恋的。

    这是好事

    大好事

    这都是在为将来打基础。

    挥师北伐,可不单单是下一个命令,有钱,有武器就够了的,古代打仗,最重要的还是人。

    没有人来操作那些兵器,就是这些兵器再先进,也照样是破铜烂铁一堆。

    所以,人头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想要得到人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一方面,要用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鼓舞士气,要让青壮年知道,加入北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能打胜仗,是大英雄,还能拿到很多军饷,待遇优厚,一人入伍,全家吃喝不愁。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那就是人心所向。

    北伐是个大工程,虽然现在看起来进展顺利,一个一个的城寨接连被拿下。

    但是,要想持续下去,不只是装备上要跟得上,钱财不能断流,更重要的是,要获得百姓们的支持。

    他们想要参加北伐,想要重回故土,需要他们有这样的信念,一旦有这样的信念,兵源就会源源不断的奔向北府。

    甚至都不需要北府的将领天天宣传,都是主动投军的。

    唯有信念支撑,这项工作才容易进行下去。

    一开始,王谧对这样的信念还有些怀疑,毕竟,他是个穿越而来的人,他能够从全局上做出判断。

    他了解前事,他也清楚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于是,他可以做出最精准的判断。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呢

    他们身处乱世之中,在这难得安宁富庶的建康城,他们还想得起以前的仇恨吗

    那仇恨对于他们来讲,似乎是太遥远了些,而那故土,已经真的沦为故土了。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踏足过,又怎么会为了这从没到过的地方舍弃性命,打打杀杀

    实在是没有真情实感。

    在正式的大战拉开之前,这正是王谧担心的,但是,这份担心,王谧却又不能向旁人说起。

    一则会动摇军心,很多人甚至还没有想到这一层,正信心十足的准备下一场战役,突然被提了醒,整个人就萎靡了。

    这其中牵涉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一时都说不清楚,甚至都无法说清楚。

    另一方面,虽然内里是个穿越的,但是表面上看,还是这个时代的人,那么从根本上来说,大家的心态其实都应该是一样的,不应该有区别。

    王谧总不能举着大喇叭四处去宣传,发个调查问卷,好好的调查一下,在这大晋境内,到底是支持北伐的人多,还是支持苟安江左的人多。

    进而以调查结果作为凭证,决定今后北府的战略。

    这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也绝对不会去做。

    现在这个时代,乡民蒙昧,他们关注的,或许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活动的范围不超建康城。

    而关注的时间轴,也不超前后三年,太远的事情,他们根本无法预料,一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他们也无法感同身受。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谧实在怀疑,自己辛辛苦苦张罗的北伐,是否能够得到人心。

    得到普通乡民们的支持。

    如今,看到这样热闹的景象,他可算是放心了。

    看来,北伐的基础还是很牢固的。

    一路狂奔,王侍郎却没有回家,而是兜兜转转,拐了几个弯,就寻到了另一个地方。

    不是别处,正是何府。

    相比大街上的热闹,何府这边就要清净的多了。

    这也有赖于兄弟两个另类的眼光,当初置办这所宅院的时候,他们就是故意挑选了比较僻静的地方。

    别人凡是混上个一官半职的,都喜欢和那些世家大族做邻居,想方设法的要在乌衣巷上安家。

    何氏兄弟完全是不走寻常路,越是拥挤热闹的地方,他们还就越是不喜欢


第九百三十五章 安置美人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