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9章 人才  假太监能有啥坏心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9章 人才第(1/2)页
“杨景辰、李精白”

    小乞丐送来的信上,只有两个人的名字,再无其他内容

    杨佑呆看这两个名字片刻,嘴角忽地露出一抹笑意,他已经从字迹上猜出送信的人是谁

    “来人传咱家的手令,招詹事府少詹事杨景辰来南京任职”

    杨景辰,内廷官员,詹事府少詹事、庶吉士、礼部侍郎

    其在内廷任职一十三年,已经从个七品官熬到三品,历史上还是崇祯朝的内阁大学士,曾一度因直言敢谏被崇祯欣赏,可后来崇祯却因为他写过赞美魏忠贤的折子,将其赶出京城,最后于崇祯二年抑郁而亡

    别管崇祯有多勤政,但不会用人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詹事府官员有教导皇子的责任,所以跟某人有颇多接触,这也就有了这封举荐信

    杨佑对这个本家不是很了解,但知道这个人,而且还知道杨景辰从小家境贫寒,在朝中不属于任何一党,这样的人,不正是他需要的吗

    “李精白是谁”

    看着第二个人名,杨佑却皱起了眉头

    赶走魏忠贤还不到一年,杨佑之前又不怎么接触朝廷官员,所以对这个人陌生的很,但能被某位老兄举荐,这肯定是个人才

    “九弟,去查一下,朝廷有没有个叫李精白的官员”

    “总管,您真问着了,小人还真就知道这位李大人,因为他曾是小人家乡的父母官”

    杨佑话未说完,一旁的范九弟就接口道

    “哦那你跟我说说,这位李大人是什么情况”

    一听范九弟这么说,杨佑也顿时来了精神

    “小人祖籍夏津,李大人曾是夏津县令,李大人在任时,减免课税,乡亲们都很感激他,后来李大人还担任了山东巡抚,但去年不知何故,被原内阁顾大人罢官了,他家大公子也很有学问,都考上举人了”

    被顾秉谦罢免了,那这人肯定错不了

    想到这,点头道:“再给吏部下一道咱家的手谕,任李精白为南京巡抚,即刻上任对了,他儿子叫什么”

    杨佑在乎的是李精白,只因范九弟一句他家大公子很有学问,才随口一问

    “他家大公子叫李信好像还有个名字,叫李岩总管稍待,小人这就去传您的命令”

    “呃”

    听到李岩的名字,杨佑下意识地一愣,心说这个名字咋听着这么耳熟

    李信、李岩我了个去,不会是李自成手下那个李岩吧

    沉吟片刻,招手又叫过一个侍卫,吩咐道:“派人给陕西布政使洪承畴去信,让他给咱家找两个人,一个叫高迎祥,一个叫李自成,李自成现在应该在银川当驿卒”

    杨佑执政后,边军的待遇已经提高不少,所以不可能再给两人造反的机会,不过像这样不稳定分子,还是放在身边看着最把握

    侍卫答应一声转身离开文網

    历史从杨佑这已经改变,若这两人还揭竿造反,那只能说天命所然

    第二天一早,杨佑命人准备了各种祭祀用品,亲自来到魏国公府遗址祭拜

    办这件事,虽有作秀之嫌,同时也算是告慰一下第一代魏国公徐达

    历代传承中,很难改变的一件事,就是老子英雄,儿不一定是好汉,更别说都过十几代了

    杨佑记得另一时空在网上看过,最后一代魏国公,好像是投降清军了

    这种行为别说报国恩,就算在地下,也对不住徐家先祖

    魏国公府被烧的很惨,残垣断壁虽依稀可见往日的繁华,但仿佛更像是一种讽刺,讽刺徐家后人的无知

    事情已经过去快一个月,在没有徐家后人出面的情况下,官府只能将遗骸葬在一起,然后竖了一块墓碑,上书“已故徐氏族人之墓”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墓碑上面的字不是随便乱写的

    杨佑命人摆放上祭品,听找来的和尚念了一会超度经文,就走到一旁,将火线提拔上来的南京府同知叫了过来

    一府同知,算得上是二把手,但现在南京没有一把手,屁股还没坐热乎的总督,又被杨大总管赶走了,所以这位同知,现在算得上是南京城最大的文官了

    同知名叫张佑知,天启元年进士,因得罪崔呈秀,被从京城翰林院踹到南京礼部


第309章 人才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