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七零章 比武论法  贫道应个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七零章 比武论法第(1/2)页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月色下,刘樵独自池塘,身上如洒一层银辉,轻笑一声,将手中符抛入池中。

    黄符无声入水,溅起几圈波澜,旋即彻底湿透,变成纸浆,唯有朱砂依旧在。

    “呱呱”池中几声惊恐蛙鸣,仿佛在惧怕什么。

    “咕咕”符落处,水波涌动,如同沸腾一般。

    刘樵轻一捻指,“咔嚓”池中白光一闪,隐隐像有雷声响彻。

    方圆七二尺,透月色能见底的小池,被刘樵一张符,给搅得泥沙翻涌,顿时混浊不堪。

    几声水响草动,虫蚁连夜搬家,青蛙游水钻入潭底。

    几息之后,庭院里万籁俱寂。

    蝉鸣蛙叫,须臾消隐,除了些许风吹衣角,以及“沙沙”笔画书写声外,再无任何声响。

    石案上,一本泛黄的书册,刘樵以符笔醮朱砂,沉吟书写。

    不是神仙业位天书,而是一本符书。

    约莫尺来宽,厚足有二三寸,犹如一本“字典”。

    没有书封,也暂时没有目录,因为刘樵目前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虽无名录,写的很清晰,只要识字,但凡稍用心的,都能看懂。

    书“震雷击鬼”符:

    方入荒宅中,或栖山野下,动辄有怪声做响,常有异狐孤魂惑人

    砂朱书灵符一道,投书下,隐有雷鸣响,狐鬼惊恐尽去。

    或投池中,则蛙鸣立止,邪祟尽去矣

    咒曰:

    天元地黄,六甲九章阳明精之神威,收摄阴魁舍宅无迹敢有违逆,天兵上行。

    谨请:九霄雷府、统辖八方雷车、飞罡斩祟天君、九天雷门使,董公讳全,急急如律令敕

    写完之后,看着已记录的数十种符咒,刘樵满意的吁口气,放下毫笔。

    “别人都说唬鬼,这种符,可不就是吓唬鬼么”刘樵轻笑不已。

    新悟的这门符法,仗之驱邪斩妖,肯定力有不逮。

    也就是放出去,隐隐有些雷鸣,能止蛙鸣蝉啸,也能吓唬些小鬼不得侵害。

    等了少顷,仔细待书上朱墨干透,刘樵将符书收回囊中。

    现在刘樵除了记述神仙业位图,同时也抽空记录这本符书。

    目前已有数十种符法,不过都跟这类“击雷声吓鬼”符差不多,没什么威力。

    “或许现在已经可以去收几个徒弟,试试传下符法”

    人一得法,哪怕是毫不起眼,被如今视为小道方术的符法,那也如同“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总是忍不住想尝试这个新想法,不是显摆。

    而是看看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让自己安心,或心里有底而已。

    摇摇头,按捺住心头想法,掐指一算,才约莫一更天,刘樵阖眼趺坐,开始炼气。

    虽然研究出“通天大道”但目前刘樵还不确定,而且还没实施。

    就算已经开始实施“符法之道”,能炼化无穷精气,但也免不了自己苦修不辍。

    快速达成无量法力的“符法之道”只是渡过苦海的手段,只是想争一线超脱机会。

    而不是躺赢,一心走弯道的捷径,让自己懒惰的理由,刘樵心里始终很清楚。

    闻仲上墨麒麟,挂金鞭出营,四蹄踏云腾雾,须臾千里之程。

    不觉行了多久路程,到天色微明,雾色朦胧之时,眼前到一方险峻高山。

    高若千尺危月,清幽僻静,鹤鹿纷纭,盘虬松枝,云雾氤氲。

    墨麒麟到此,便不走了,似有灵性般顿住云头。

    “你这惫懒孽畜,倒是还记得地方”闻仲笑着拍拍麒麟脑袋。

    正看山景时,深山幽谷,隐有歌声传来:

    “四面烟霞一径苔,碧桃花际洞门开。

    罗浮道士向余说,时复有人骑鹤来”

    闻太师闻声惊喜,忙下麒麟,朝林中大声道:“可是九公还认得当年旧人否”

    一个顶戴斗笠,项挂流珠,看不清岁数,似个樵夫般的汉子,自林中转出。

    却是罗浮洞陈九公,见是闻仲,迎迓笑道:“怎敢不认得,太师大驾光临荒山,蓬荜生辉”

    闻仲牵墨麒麟,也拱手回礼道:“客气,客气”

    “久闻天下不太平,反贼群起,该国事繁忙,太师今日怎么有暇到此”九公不解道。

    “害说来话长”闻仲顿足长叹,又看九公手挎花篮,便问:“九公是在山中采药不知令师可在闭关否”

    陈九公摆个请的手势,笑道:“采药只是顺便,正受师命,前来迎迓太师”

    “果然不愧是公明,真是神机妙算”闻太师夸赞道。

    旋即喜道:“那不知令师何在我特来求见”

    “太师请”

    闻仲随陈九公在山中跃溪过涧,过松林,走悬崖峭壁,七拐八拐,行有三五里。

    方出林,眼前豁然开朗,已到峨眉最高峰,眼前云霞缭绕,一片高台,下面碧霞涌动。

    临着一片大白崖,高阔皆数百丈,非天功造化,乃仙人谴山倒海之术。

    白崖下,鹤鹿纷纭,曲径清幽,洞前悬挂藤萝,猿猴来往。

    一个豹首环眼汉子,颌下虬须排似钢针,麻衣草履,正领二童儿,一少年在洞前相迎。

    那虬髯道人,一见闻太师,忙笑迎上来,大笑道:“闻道兄,那阵风儿吹你到此”

    上前携太师手,又见太师衣着锦绣,白发金冠。

    虬髯道人似责备道:“你享人间富贵,受用金屋荣华,全不念我道门光景,清淡门风了”

    “公明说笑了,国事艰难,纵有富贵,那能闲享片刻”闻太师苦笑摇头。

    二人携手入洞,太师指自己白发,苦笑道:“道友如今青春常驻,贫道却已白霜染鬓”

    “哈哈”赵公明笑了笑。

    又见闻仲坐卧不安,长吁短叹,问道:“道兄怎么长叹”

    “唉我闻仲奉人间天子,敕诏征西方叛逆,不意昆仑教下,善能谋算,助恶者众,朋党作奸”

    “不得已,我邀金鳌十友出山立阵十绝,指望擒获姜尚,不意如今十破其六,反折我六位道友”闻仲把事情始末大概讲述一遍。

    赵公明听罢颔首沉吟,还不待言语,闻仲起身拜倒:“如今无门可投,惭愧到此,烦兄一往,不知道兄尊意如何”

    本来见赵公明深山隐士,不惹凡尘,闻十友死伤,又毫无意动之色,闻仲已经不抱希望了。

    不料赵公明起身,搀起闻仲道:“你当时怎么不早来”

    “那十友才几年道行,如你所言,阐教助恶者众,今日之拜乃自取也”赵公明责备两句。

    见闻仲面露惭愧,也不忍多说。

    只是一捋虬髯,傲然道:“既然如此,你先连夜回去,主持大局,我收拾行囊,打点好山中事,即刻就来”

    闻仲惊喜不已,赵公明修行多年,得道甚早,是截教有数的高人,又擅斗战,欲破西岐,非他不可。

    连忙应下,又驾麒麟,天光亮时,悄然赶回营中。

    西岐,芦蓬外。

    刘樵、哪吒、杨戬、金吒等人皆在一堆较艺玩耍。

    虽然不居于芦蓬,但是白日军机议事皆在芦蓬,所以免不了城内外两头跑。

    十二师伯于燃灯老爷在芦蓬论道,众


一七零章 比武论法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