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锦囊妙计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锦囊妙计第(2/2)页


    不过在朱元璋的心中,大孙是日后的大明皇帝,对于处理灾荒的学习,自然极为重要。

    流落在外这么多年,朱元璋也不知道大孙如今的才华如何。

    这次过来,也存在着考校摸底的意思。

    “以工代赈,老爷子应该很清楚吧。”朱英问道。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这个咱自然清楚。”

    就在昨日早朝,他还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下令召集三千民夫去挖大孙的陵墓呢。

    只是大孙的这话,让他不是很满意,这法子自古就有,终究是大明官府承担,意义不大。

    “清楚就好,我说的法子,便是这以工代赈的变法。”

    “自古以来,以工代赈,便是由官府招募,换个角度去想,实则民间乡绅,勋贵去以工代赈会如何。”朱英缓缓说道。

    朱元璋眉头皱得更为厉害了,因为他并未听懂。

    朱英的话,在朱元璋听来其实跟徭役是没有区别的。

    像是乡间小路,一般都是在农闲的时候,由乡长带领村民修建,便也是这个道理。

    朱英见此,思索了一下,再次解释道;“大明的官道,驿站,每年都需要不少经费的修缮。”

    “假若把这修缮的活,交由给乡绅勋贵,而后每年分批由官府返还,老爷子你觉得那些乡绅,勋贵是否同意。”

    朱元璋心思聪慧,却也不解的问道:“这等好事,自当同意,可这般说来,终究还是官府出利,与现在有何区别。”

    朱英无语,老爷子看来对于商业,果真是不太精通,话都说到这里了,还没体会其中意思。

    “老爷子,大明可不缺银子,缺的是粮食。”

    “这些乡绅勋贵组成的团体,官府的活包给他们,他们总要找人做吧,找人做,那就得出粮食啊。”

    “官府给的银子,他们出的粮食。这般换算下来,便是相当于官府花银子,买了粮食,还把事情给做了。”

    “官府出了银子,乡绅勋贵们出了粮食,百姓有了活路,这事,不就给解决了么。”

    一席话,顿时让朱元璋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他在心中迅速思索此对策的可行性,越是琢磨,越是觉得是锦囊妙计。

    ps:看到评论区说不养,真心感动,特此加更一章表达心中感激之情。

    另,求推荐破,月票。来一点小小的打赏就更好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