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咱大孙有大智慧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咱大孙有大智慧第(2/2)页
发大患,平时饮水,也当以沸水过后最佳,如此就算是疾病也会减少许多。”

    听到这里,朱元璋基本上已经明白了如何有效的隔断瘟疫,大孙说得也是浅显易懂,对于沸水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让其印象深刻。

    “即有这等办法,到时候咱便传令太医院及各医署,让他们也重视起来。”朱元璋说道。

    朱英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籍,递给老爷子说道:“这里面便是有关的一些记载,可以拿过去让太医们看看。”

    朱元璋接过,稍稍翻了一下,这里面关于医术的记载并不多,更多的是一些注意的事项,书页也不算很多。

    不过让朱元璋感到奇怪的是,在这上面,他看到了断点的存在。

    于是有些调侃的对大孙说道:“大孙阅览群书,自己还不会断句嘛。”

    面对老爷子的调侃,朱英非但没有丝毫的尴尬,反而郑重的说道:“关于断句,孙儿确实没有正经学过,不过正是因为如此,让孙儿发现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

    “哦,孙儿说来听听。”

    朱元璋问道,一句简单的调侃,还能让大孙有些奇特的想法,着实是天赋异禀。

    他发现,大孙的每个想法,看似非常的简单浅显,但其中蕴含着难以言明的深意。

    所以现在对于大孙说的每个建议,朱元璋都会极为重视。

    朱英说道;“孙儿在批阅奏章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虽然读起来比较吃力,但坚持一段时间,还是能够习惯,早前读书的时候,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

    “这个时候孙儿就意识到,所谓文人和百姓间的区别了,断句的使用,几乎是将百姓和读书人彻底的区分开来,尤其是在雅文上。”

    “普通的百姓,并非尽皆不识字,甚至有些聪慧者,认识的字不在少数,一些简单的书信都能自己写。”

    “然而雅文和断句的存在,却是让这些百姓不但无法阅读典籍,更是所有的话语权都被掌控在文人的手里。”

    “断句在我等习惯后看似简单,但断句的不同,实则可以玩出很多花样,便就是这等鸿沟的存在,让一些官吏欺上瞒下,胡作非为。”

    朱元璋此刻看向大孙的眼神,已经不是简单的震惊震撼了,这等才思敏捷,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不过大孙早前的一些讲述。

    朱元璋也很快反应了过来。

    大孙总是能在看似很平凡的事情中,明悟出自己的道理,是真正的具有大智慧。

    “咱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却从来没有真正深入的去想过,很多文人总是笑话咱,说咱是个没读书的老农,便是下达的谕旨,尽皆是一些大白话。”

    “可是他们又怎么想过,咱的谕旨就是要给那些老农,不通雅文的百姓看的,咱担心的,便就是这些个最下面的官吏,将咱的意思给曲解了。”

    “这般的大白话下去,还能有谁听不懂嘛,咱就是要让这些个想办法搞名堂的官吏,没得法子去弄。”

    朱元璋有些感叹的说道,其实最早用大白话的谕旨,朱元璋还没领悟到这个意思。

    只是想到自己当贫民的时候,那些个官吏总是拿着上方的告示,述说着自己的意思,所以自己当了皇帝后,就想让下面的百姓能够直接听懂。

    却是从来没有想过关于文人这方面。

    在大孙的解释下,朱元璋也很快弄懂了其人对百姓的思想禁锢。

    这是从曾经的王朝文化,世家掌握才学之中演变出来的。

    天下无寒门,世家掌控知识,形成才学的关隘,就算识字又如何,不经历世家的教育,连书本典籍都看不懂,甚至会曲解其义,难成大才。

    想到这里,朱元璋对于蒙元有些感慨起来。

    曾经大明这片土地上,是世家的天下,有传言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在蒙元前的唐宋,那叫皇帝于士大夫共天下,而不是与百姓平民共天下。

    像是自己这般的贫民,就算是王朝末年,得不到世家的认可,也绝技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自己能够建立如今的大明帝国,在一定程度上,还真的感谢蒙元,若不是蒙元近百年来,将这些千年的世家斩杀屠灭,自己哪能有今日的成就呢。

    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突然有些色变的问道:“咱看大孙的意思,似乎是想取消断句雅文,上下通用大白话。”

    “然大孙可曾想过,若是百姓开智,这天下岂非更为混乱。”

    今日不同往日,现在的朱元璋已经不是当年的贫农,这天下是大明也是老朱家的天下。

    论语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元璋当然也是看过的,并且深有感触且认可,便是因此出现。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