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章:崭新的大明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0章:崭新的大明第(2/2)页
朱元璋的语气显然很是激动,任谁在这般高产作物已经成熟的时候,也无法保持平稳的心情。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可不仅仅是保障天下百姓的吃食,还是他朱家传承的根基。

    纵观各王朝末年,无不是灾荒四起,导致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实在是饿得受不了,才会走上造反的道路。

    单单就这些作物,足可将大明国祚延续数百年之长久了。

    所有因为这些作物而活下来的百姓,都会感恩他老朱家。

    朱英听到这个消息,多少也被带动了情绪,在老爷子的牵手下,一同出门。

    坤宁宫殿外,龙撵都已经准备好了。

    “大孙,咱已经安排人去统算了,你说这些作物,亩产到底能有多少。”

    虽然之前大孙已经说过,但朱元璋还是忍不住的再次问道。

    朱英也没迟疑,直接说道:“番薯和马铃薯的产量,当是在千斤左右,玉米话应该低一些,在五百斤左右吧。”

    这些粮种虽然没有进行脱毒处理,但却是朱英在西域的库存中,比较优质的存在。

    至少第一批的亩产不会太低。

    再次听到大孙肯定亩产千斤的回复,和即将见晓的通算,朱元璋笑得嘴巴都裂开了。

    “好,好,好,咱今日就要亲眼瞧瞧,这可亩产千斤的粮食。”

    “大孙,这可是泼天大功呀,完全可以称得上功德无量,活人无数。”

    “好大孙,好大孙”

    听到老爷子的夸奖,朱英面色平静的承受。

    他当然极为清楚,这些作物所带来意义。

    可不仅仅是在活命上,更是对于底层百姓劳动力的一种解放。

    在此之前,所有的百姓都需要对土地的精耕细作,很少停歇。

    一旦遇到什么灾情,就颗粒无收。

    现在多了这么多的选择,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尤其是许多荒田,也可用来种植,且不需要太多的操心。

    北方亩产越三百斤左右,南方多一点,大致不过五百斤。

    这些都是一等一的良田才有。

    而红薯,番薯这些,哪怕是产量再低,也能有七八百斤。

    脱毒的技术,也是朱英打算交给五叔朱橚,第一个研究的方向。

    若是能把脱毒技术研究出来。

    即便没有化肥,番薯和红薯的亩产,几乎也会稳定在一千五百斤往上。

    要知道后世番薯正常栽培都有六千斤,高产可达万斤。

    马铃薯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现阶段朱英也不可能要求太高,有个一千多斤的亩产,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完全可以是一种质的变化了。

    只有将劳动力从土地中大量解放出来,才能将工业的大门,彻底打开。

    当朱元璋和朱英来到城郊这里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数十名工部的官员,正在不断的计算着。

    而数以千计的将士,都是卸下盔甲,撸起袖子,放下刀劍。

    拿起旁边的锄头,就开始挖起来。

    后面还有将士拿着箩筐跟着,将挖出来的马铃薯,红薯放到箩筐里,满了之后就送到边上给工部是官員们称重。

    工部尚书沈溍此刻早已经是灰头土脸。

    这些作物的种植,他很早就得到了消息,不过陛下并没有给他查看的权力,所以虽然知晓,但也只能是安静的等待。

    这两天,已经有消息传来,作物马上就要成熟了,让他准备一些官员跟着去统计。

    初来到这里,工部尚书沈溍就顾不得身上的官服,直接就下地动起手来。

    工部掌营造工程事项,其中包含屯田,水利。

    沈溍对这些自然是极为懂得,只不过挖开方圆几米,大概的亩产数目,他就能在心中算出一个大概来。

    而当这个数字出来的时候,他整个人都震惊了。

    亩产千斤,这可是亩产千斤。

    無须精耕细作,无须日夜照料,就能轻易达到的亩产千斤。

    这对于长年沉浸在屯田,水利之上沈溍来说,简直就是如同神话故事一般。

    但是面前的一切清晰的告诉他,这些都是真的。

    一手抓着马铃薯,一手抓着红薯的沈溍,整个人都开始颤抖起来。

    而后发出咆哮声:

    “天佑大明”

    这时,朱元璋和朱英,正在将士们的簇拥下,来到这边。

    “看到了嘛大孙,这可是咱大明的尚书,正二品的官员,都已经激动成这个样子了。”

    “天佑大明,好一个天佑大明,这话说得着实不错,若不是得天庇佑,咱也不可能再見到大孙,也不可能有这般作物到咱大明来。”

    朱元璋笑着感叹道。

    朱英看着面前激动若狂,甚至连老爷子和自己过来都浑然不觉的工部尚书沈溍。

    嘴角不由微微的翘了起来。

    从今日开始,大明,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大明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