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2章:册封前夜,太孙妃人选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册封前夜,太孙妃人选第(2/2)页
道:“没错,说起这事,早前大孙还欺瞒咱,说是二十了,哈哈。”

    这让朱元璋想起来当初,在平安茶楼,自己刚刚认识大孙的时候。

    不能说认识,是十年后的第一次见面。

    那时的自己,还抱着怀疑的态度,试探大孙的生辰,结果蹦出来个二十岁,相差两岁,这让他都觉得是不是搞错人了。

    想起相识的过往种种,朱元璋不由嘴角带笑。

    “陛下,雄英都十八了,明日就是太孙了,妾身觉得呀,是应该定下太孙妃的人选了。”

    “俗话说得好,成家立业平天下,这成家,是排在第一位的,陛下难道不想抱重孙嘛。”

    宁妃轻声的说道。

    平日里没啥事,对于各家皇子,皇孙的婚事,宁妃想来看得比较紧。

    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在这方面,宁妃也是希望老朱家能够香火旺盛,百子千孙。

    朱元璋听到这话,也是赞同的点点头,问道:“爱妃可是有什么看上的人家,不仿说出来听听。”

    “只是这人定了后,咱们还是要跟大孙说上一声,或者让他也瞧瞧是否满意。”

    “大孙的性格呀,爱妃可能不清楚,类咱,固执己见,有些事情就是咱都没办法做他的主。”

    说着这话,朱元璋也有些无奈。

    其实按照朱元璋的脾气,这不管是谁,哪怕是曾经的大妹子,也是只能劝慰,太子朱标就更不用说了,不听话那就是棒下出孝子。

    可是对着大孙,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年纪也大了,最是疼爱大孙,若是因为什么事情,遭大孙埋怨了,朱元璋那就是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宁妃听着陛下的嘱咐,顿时更加了然朱英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这一块陛下也是看得很重,现在到了朱英这里,就给自己破例了。

    心里头稍稍琢磨后,本来想说的话,有改变了想法,转而说道:“陛下,对于雄英的婚事,臣妾倒也没敢乱点鸳鸯谱,就是怕遭了雄英的埋怨。”

    “在早前,臣妾也差人打听过一些情况,这中山王有一女,名为徐妙锦,刚刚到这出阁的年纪。”

    “雄英还没进宫的时候,就与其还有老四的长子高炽,一同在秦淮游玩过,倒是挺相处得来。”

    说到这里,宁妃脸上露出几分惋惜,道:“只是这徐家闺女太过顽皮了些,前段时出了那般事,虽说没甚事情,可多少损了些名声。”

    “这般跳脱的性格,不够端庄贤淑,若往后为国母,感觉还差上几分。”

    朱元璋也是比较认同。

    在他看来,能担任大孙的正妃的,就应该是像大妹子那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能为夫解忧,女子亦能独挡半边天。

    只是当今世道,这样的女子太难找了。

    想着想着,朱元璋突然想到一人,那就是时常陪在大孙身边的叶月清。

    于是便就对宁妃问道:“咱大孙旁边跟着的女子,不知爱妃可是有印象。”

    “那女子咱觉得不错,或许出身低微了些,但能在方方面面,都帮得上大孙,倒是和大妹子的处事风格,有几分相似之处。”

    宁妃心中了然,对于叶月清,其实她早就有打探,甚至连高丽公主赵香熙的事情,也是了解个透彻。

    虽不为皇后,但现在宁妃掌控后宫,实则已有皇后之权,这些消息,还是很容易就能查到的。

    朱英在这方面,也没怎么捂得严实。

    所以宁妃这次过来,便就是想看一下陛下对于叶月清的态度。

    眼看陛下率先提出,宁妃这边就好说话了。

    “此女仪容不俗,眉目清明,当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或许不过是家道中落。”

    “虽无十分姿色,但也有其动人之处,臣妾看着呀,属实是讨厌不起来,心里头也是喜欢得很。”

    “加之这月清时常陪在雄英身边,定是个得力助手,陛下也觉得不错的话,依臣妾看,不如就定这姑娘了。”

    朱元璋听着,也觉得是这个道理,想了想便道:“咱觉得可以,恰是明日大孙大典,祭祖祭天。”

    “咱看呀,不若让这姑娘也陪着一同去,也算是先定下个名分,反正也是迟早的事。”

    “若是她的话,就不必跟大孙提前说些什么了,便就当个惊喜吧。”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时有些愁眉苦脸:“咱这大孙什么都好,怎就不好女色呢,整日跟个和尚似的,不是研究什么火器兵法,就是看古籍文章。”

    “咱曾经是当过和尚,可那是假和尚。”

    “咱大孙没当过和尚,却是个正和尚,咱这辈子,一个重孙哪里够呢,不得是七堆喊着叫着太爷爷,那才叫个安详万年呢。”

    在这方面上,朱元璋是伤透了脑筋。

    他当时查朱英底细的时候,还觉得很有可能查出个重孙来。

    也曾嘱咐过锦衣卫,看看大孙曾经和那些女子有过交际,是否诞了孩子。

    毕竟大孙都十八了,正常来说,十六岁的男子,就当成婚生子。

    别人不成婚,那是找不到好的女子。

    大孙集自己,还有大妹子,长子之所长。

    生得是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在朱元璋的眼網

    有颇有钱财,虽是商人,可在西域那等地方,地位可不算低。

    哪怕是弄几个外种的,朱元璋也不嫌弃,至多不入嫡系即可,好歹也是个重孙。

    谁曾想,到了如今连一个都无,真是让人操碎了心。

    宁妃听着陛下的抱怨,不由掩面一笑,而后道:“陛下但请放心,臣妾看雄英,应当是没尝过个中滋味,若是品了滋味,招他如今这龙精虎猛的劲道,夜御数女都不在话下。”

    “到那时候,陛下的重孙,怕是抱都抱不过来呢。”

    听着宁妃的话,朱元璋也是同笑了起来。

    再聊了会,宁妃便就请辞离宫了。

    她如今也是五十多了,年老色衰,自不会侍寝。

    宁妃走后,月色正明,朱元璋想起明日大孙册封,还有阅兵盛况,扬大明国威。

    倒是有些睡不着了。

    本意想去后面坤宁宫瞧瞧大孙去,又怕吵了大孙。

    思索一番后,便就对刘和吩咐道:“通知后宫,今日让张美人过来侍寝吧。”

    说完后,朱元璋突发奇想。

    大孙今年当是要给咱生个重孙了。

    现在咱也还算是宝刀未老,不若给将来的重孙,生个玩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