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5章:有被惊到的朱元璋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5章:有被惊到的朱元璋第(2/2)页
可犹豫迟疑了半晌,已经不知道如何开口了。

    看着大孙坚定的眼神,朱元璋没有任何怀疑,大孙绝对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夜渐深。

    朱英也回了坤宁宫,准备批阅一些奏章后就歇息。

    朱元璋坐在乾清宫的院子里。

    看着天上的明月,微微有些出神。

    一道清风吹过,刘和拿来外袍给陛下披上。

    出神许久的朱元璋,这才堪堪回过神来。

    “刘和,你说咱这个皇帝,当得如何。”朱元璋不由随口问道。

    刘和听着这话,连忙道:“陛下千古一帝,再造中原盛世,百姓爱戴,中外臣服,雄才大略即观古今也是首屈一指,天下无不为之歌功颂德”

    “行了行了。”朱元璋挥手打断道。

    “你这家伙,真就是问也白问,只知道拍咱的马屁。”

    刘和听着,连忙跪地磕首道:“奴婢惶恐。”

    “好啦,咱赦你无罪,算了,问你也是白问。”朱元璋摆摆手说道。

    刘和这才慢慢直起身子。

    朱元璋也不再多说,眼看夜深,现在晚上也不用批太多的奏章,便就准备朝寝宫走去。

    刚走两步,突然一顿。

    朱元璋突然笑着反应过来:“咱突然发现,大孙这诗词歌赋的水准,也还是不错的嘛。”

    再次细细的品味了一番先前大孙的诗词,只感觉非常有韵味。

    “刘和,笔墨伺候,大孙那书法着实不行,还是咱亲自给大孙写出来。”

    自己诗作,朱元璋喜欢让十二子朱柏来写。

    但大孙的诗词,朱元璋更想自己来写。

    次日早朝过后,整个皇宫都有些沸腾起来了。

    在早朝,朱元璋宣布了最新的藩王制度。

    这也就是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所有藩王的藩地取消,大明疆域之内,不会再有藩国建立。

    唯一藩国的册封,只有海外。

    同时授予藩王组建内廷之权。

    为了防止藩王在组建内廷后滞留大明,规定藩王在递交海外封国的文书后,只能在大明最长停留三年的时间。

    超过这个时间,若是藩王还没有离开,便取消藩王组建内廷之权,并永久剥夺其权力,不得再次组建。

    同时,放弃组建内廷的藩王,可以获得一份来自于内帑的产业,也可选择入仕,掌军亦或其他。

    这则昭告一出,目前已经就藩的八位藩王自然没什么异议可言。

    至于其他的还未就藩的藩王,譬如住在左右顺们已经封王的五位亲王,就有些难以接受了。

    他们还指望着就藩离开京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这般一来,可什么都没有了。

    只是他们连亲卫都没有,即便有意见又如何,也只能憋着。

    一群十几岁的少年,顶着亲王的名头,放眼四周,文臣武将们根本不会过多关注。

    反而,对于这次的改革的藩王制度,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都是叫好。

    主要还是以朱樉为首的这些早期的藩王,名声太差了。

    藩地的情况,那叫一个混乱。

    就算是当地的御史,也根本没法对抗。

    现在好了,要祸害,就祸害大明之外去。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像是朱棣的话,心里头还是比较高兴的,下了早朝,就拉着李景隆一起喝酒去。

    李景隆无所谓,作为皇亲国戚,陛下的亲外甥孙,都督府那边去不去干系不大。

    便就和朱棣一起,来到了燕王府中。

    “表叔,恭喜了,这次陛下的改制,想必对于表叔来说,是最为有用的吧。”

    “海外封国,那可是真正的国,甚至还授予组建内廷,以表叔的能力,想必定能开创下鼎盛基业。”

    李景隆笑着说道。

    对于燕王朱棣的很多想法,他算是比较清楚的,在北平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而在这份上,李景隆也曾不遗余力的帮助朱棣。

    朱棣听完,也是笑着回道:“能够到如此境地,对于我等藩王来说,也算是一条路子了,说起来,这还得要感谢太孙殿下,这个法子,便是他提出的。”

    李景隆闻言有些诧异,道:“太孙殿下竟有如此胆气。”

    海外封国的想法,其实是很大胆的。

    首先就牵扯到大明的大军,占据下来后,才册封给藩王镇守。

    这也就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的军队,要留在藩国为藩王掌控。

    有了大军的藩王,加上自己的藩国,这几乎直接就形成军阀割据了。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明军队打下来的疆土,也当是属于大明,而不是藩王。

    朱棣也有些感叹道:“或许在他的心中,我等藩王所册封的藩国,是很难对大明造成危险的。如大周分封诸侯,海外远离大明,如此一来,也能借助我等的力量,彻底的解决倭寇患吧。”

    李景隆点点头。

    就目前看来,海外封国对于大明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唯一的隐患只是在于后世。

    或许某个时候大明垂危,被藩王入主。

    不过这些事情,是很久远之后的事了。

    分封制的存在,自始皇一统天下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没想到今日,大明又将其恢复了。

    这很有可能,像是曾经的周朝一般,延续非常长的大明国祚。

    “景隆,明年开春出征倭国,便就是到了我再次就藩之时,目前在高丽,道衍已经有二十万大军配合而动,父皇这里,按照我的估计,至少也有四十万大军。”

    “这般声势,倭国那里无可抵挡,建藩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知道景隆心中抱负甚大,到时候藩国百待废兴,更兼镇压倭人,我希望景隆可以过来帮我。”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