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6章:我大明未来可期  大明皇长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6章:我大明未来可期第(2/2)页
泰以御史的身份去查探。

    今日早朝的时候,齐泰就回来了。

    到现在下了早朝,还没见人,朱英就有些疑惑了,这才派郭忠去了解。

    朱英开始批阅奏章。

    奏章,虽然是出自官员之手,在讲述的时候,难免会有春秋笔法的存在,但至少对于大致的情况,也会有个了解。

    目前朱英所批阅的,便就是山西和河南相关的奏章。

    河南这边的奏章,目前的情况还是有部分饥荒问题,这跟之前的瘟疫脱离不开,不过在奏章上,是看不到任何和土地兼并直接有关的事情。

    留心的话,还是能从一些细微处发现的。

    比如在某本奏章中,有位知县简单的说了两句,当地某位大豪绅报备开设粥厂,救济百姓。

    看似有表功的意思,可深思细品下,不难猜测,这位豪绅怕是已经兼并了太多的土地,这是出来做一波善事,好在县城里多些名望,保全自身。

    在大明这个年代,名望这东西看似虚无缥缈,却是很多官员都忌惮的,名望大望族,很容易就可以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入仕,当地官员都要给三分颜面。

    良久,郭忠回来了。

    “回禀殿下,齐主事在下朝后,来坤宁宫的路上昏倒了,现在正在太医院呢。”

    听到郭忠的话,朱英问道:“他昏倒了太医那边怎么说的。”

    郭忠躬身回道:“殿下,太医那边给出的答复是齐主事气血不足,加上过度劳累这才导致的。”

    朱英眉头微皱。

    所谓气血不足,便就是贫血,好歹还是兵部主事,俸禄也不少,怎么就营养不良了。

    看到太孙殿下似乎有些疑惑,郭忠解释道:“殿下,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在皇宫里是很常见的,很多大臣很早就赶来皇宫等待上朝,有时候遇到大事,朝会下得迟了,一些大臣可能就没扛住。”

    “在太医院那边,对于这样的事情非常有经验,无须多久,齐主事就能醒来。”

    朱英听着这话,颇有学无语了。

    什么叫非常有经验,这说明太医院面对这种情况,都已经是熟透了。

    一个大臣昏倒后,几乎都可以成为流程来安排了。

    朱英入宫的时间,整体来说不算长,对于这样的事情,倒还是第一次了解。

    当大明的官,当真是太惨了。

    被老爷子压榨不说,俸禄少,还能多干事,稍有不甚,家里就吃席。

    平日里上朝,几乎都是饿着肚子来的。

    朱英还是很清楚,长期不吃早餐,危害还是挺大的,尤其是京官中的老臣不在少数。

    现在很多京官,都是各种病症,调养身体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时候一点小病,就把人给带走了。

    心中思索一番后,朱英对郭忠吩咐道:“传本宫令旨,把端门大殿清理出来,左右摆上长桌。”

    “传令光禄司,往后明日,当在大臣来早期前,于端门大殿左右放置足够多的早点,以便各官员食用。”

    “个中的花费支出,算在内帑。”

    洪武年间的朝堂京官,其实大部分还是属于好官的,算得上真正的为民办事。

    能够站在这大明京师的朝堂上,本身的学问,肯定是过硬的,每一个对于大明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财富。

    端门是过了外五龙桥后,在奉天门的前面。

    在这里安排上一个早点自助,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能够方面上朝的官员。

    俗话说得好,皇帝还不差饿兵呢,这都做到京官了,俸禄不能加,稍微加点福利还是问题不大。

    老爷子那边,经常也有赐膳,不过都是在早朝结束后,大臣们都饿得两眼发昏了。

    吃饱了肚子,朝会上也更加起劲不是。

    齐泰那边,朱英还是传令过去,让其醒来后先回去休息,土地兼并的事情,也不是说一两天就能解决的。

    现在批阅完奏章后,朱英便开始在白纸上,准备关于人才招募的计划了。

    这一块整个大明没人有经验,第一场也只能是朱英自己操刀上阵。

    次日清晨。

    齐泰从被褥中醒来,天还未亮,便就急急忙忙的起床。

    昨天睡得还可以,加上太医院那边根据太孙殿下的令旨,安排了一些补品,今天的齐泰精神了许多。

    肚子里的咕咕声没有在乎,这早就已经是习惯了。

    洗漱一番后,便就急忙向皇宫赶去。

    齐泰家里没什么钱财,所以就住得远些。

    出门已经很是热闹,很是商贩,尤其是菜贩已经跳着扁担去抢摊位了。

    过了外城,内城这里就安静了许多。

    陆续有轿子经过,都是上朝的官员。

    齐泰的轿子在进入内城没多久,就停了下来。

    这边还有很多轿子,都是官员的,到了这里,就只能是步行了。

    一路上齐泰跟熟悉的官员打着招呼,大家一起赶路。

    承天门前,多数官员停下来,整理一番衣裳,然后跨越大门继续向前。

    “咦,这端门怎得如此喧闹。”

    刚过承天门,就听到一阵喧闹声,似乎还有嚎啕的哭泣声,齐泰不由有些疑惑。

    同行的官员道:“上前看看去,某不是哪位不幸出了事吧。”

    齐泰点点头,在上朝的这个时间偶尔出现那么一两个猝死的官员,倒也不算是什么稀奇事。

    只是随着距离的接近,突然一股诱人的香味传了过来,让早就饥肠辘辘的众多官员,下意识的吞咽口水。

    相互对视一眼,顾不得想太多,后续的官员纷纷朝着前面加快脚步过去。

    来到端门前,只见在端门大殿中,左右两边挤满了官员,中间还摆满了长凳,长桌,许多官员竟是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吃起早点。

    后面的官员一下子就疑惑了,什么情况这是。

    马上就有宦官过来解释:“众位大人,这是太孙殿下的令旨,太孙殿下怜惜诸位大人身体状况,特意在端门安排早膳,供各位大人享用。”

    “诸位还请快些入内吧,若是享用得太久,耽误了早朝终究是不好的。”

    听到这话,所有的官员心里头,只感觉一股暖流穿过,眼眶都有些湿润了,一些年迈的大臣,更是跪地大呼:“我大明,未来可期,未来可期啊”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