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到来  修仙从成为转生者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 到来第(1/2)页
王舆与弟子们来到了钟山。

    入眼时,顿时被钟山的景色所吸引。

    只见那高山峰逾霄汉,脉贯莽苍;山势累叠,气象雄伟。

    那云烟岚影交界之处,更是流水浮光不断,变化无穷,如梦亦幻。

    只是,上山的道路,尽被流水所阻,不知何处攀登。

    “夫子,这里也太美了”

    仲明不由说道。

    他所说的,也是诸多弟子们都想要说的。

    王舆的弟子,也都追随他跨越山水,游览诸国。但是,却仍然为钟山的景象惊叹。

    此处称之为“人间仙境”亦不为过

    然而,王舆却和弟子们不同。

    他迈出迷障,看到钟山时,也因这景色而感到赞叹。

    但他仔细斟酌过后,却又发现,钟山的景色,并不是单纯的或“雄壮”,或“幽雅”。

    钟山的景色,有万千恢弘,瞬息万变。仿佛那光影波动之处,透露着天地宇宙的某种玄机一般。

    仅仅是观赏这钟山的气象,王舆竟然若有所悟。总感觉这钟山孕育着某种造化。可是定睛一看时,又什么都捉摸不到。

    “不愧是圣贤所在之处。”王舆抚须,眼中更加炯炯有神。

    他非凡人,故能洞悉钟山的神韵。不过,王舆也并未得道,所以也无法真正看破钟山的本质。

    老者说他是圣人,隐约的,是带有几分戏谑的感觉的,他是称赞王舆的刚正德行和崇高理想。

    但是,在老者的眼中,大同之世终究只是一个泡影。真正的大同,是违逆天道大势的,王舆的行为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正直”。

    当然了,这是道路不同。而从对“造化”的理解上,王舆也并未得道。

    他还在“求道”

    类似他这种理想主义者,虽然内心坚定,但在做法上,却仍然是有些迷茫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王舆的学问已经够多了,却仍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道”。而他的所有理念,都是基于“道”的前提而产生的。

    这就是他来此地的目的。

    恰如,昔年孔子已是当世大贤,但仍然前后三次拜访老子一样。

    道路虽不同,但“道”,或者说“造化”,却是相同的。

    事实上,王舆来的不错。纵使老者不认同他的大同之世,他也不会认同老者道路。但老者的“造化道”,却正是他所追寻的,最接近“大道”的后天之道。

    可惜的是。

    老者并没有与王舆论道的兴趣。

    “尔等正衣冠,切不可怠慢圣贤。”

    王舆对弟子说道。旋即,当先正冠执礼,朝向钟山。

    他在气度、礼仪、恭谨上无可挑剔。力求不怠慢圣贤,旋即才远远地拜山:

    “在下王舆,字坤厚,求见点燃星辰之圣贤。还望圣贤不吝开门,指点一二。”

    王舆的声音传向钟山。他的声音并不大,但料想,那位“圣贤”既然派出了飞鸟引导,定然能够看得到。

    果然,随着声音,钟山的一处瀑布缓缓分开,翻飞腾挪,进而渐渐地积蓄到山脚之处,竟然形成了一条小河,原本的瀑布支出,则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山道。

    山道虽然蜿蜒,但却极为宽阔,并行数十人亦不在话下。

    王舆大喜。这山道的显露,自然是代表了那位“圣贤”愿意见他们。

    他当即带着众弟子,从山道向上而行。

    但是。

    仅仅踏在山道上第一步,他忽然皱起眉头。

    而众弟子,则感受到了一道巨大的压力

    “轰”

    忽然,那山道深处,陡地显现出一道飞瀑。

    飞瀑似乎化作龙形,露出狰狞的龙首,朝向王舆等人发出低吼,仿佛巨龙咆哮

    “夫子,小心”

    仲明一惊。包括仲明深厚的诸多弟子,也都是面色大变。

    虽然王舆带领众弟子,但他身后跟随者有三千之众,还并未尽皆踏上山道。

    如今在这“水龙”的咆哮之下,更是心中一惊,下一瞬,大部分人便看到那“巨龙”已到跟前,猛地张开大口,将自己吞噬了。

    “嗡”

    许多人都是眼前一黑,当即感受到了无限冲力。旋即被冲撞到了山脚的河流之中。

    王舆心念微动,那巨龙咆哮而来,但他却视而不见。

    飞瀑过时,也只是轻轻打湿了他的衣襟。


第六十二章 到来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