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无执  修仙从成为转生者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无执第(1/2)页
苏叶来到林伽木的尽头。在两尊法相的迎接下,踏上“七宝金阶”。

    随着他踏在上面,他的身躯和视野似乎在发生着改变。

    原本现如今苏叶是“无限大”的存在,头顶提和竭罗的佛像,也是近似“无限大”。

    但随着他踏入七宝金阶,无论是苏叶自己,还是提和竭罗的佛像,都在“缩小”。

    周遭的时空开始迅速的飞逝。那仿佛是一种穿越感,渐渐地,苏叶走到了七宝金阶的尽头。他发现自己的身躯虽然仍旧很大,但也只有千丈大小。

    而他的面前不远处,便是提和竭罗

    提和竭罗的身躯,犹如巨大的佛像。

    但祂与真正的佛像又似乎有些不同。祂的存在,介乎于破灭与新生之间,犹如虚幻,但又无比真实。

    或许这便是所谓的“不生不灭”

    提和竭罗存在本身,似乎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维度之中的。

    而祂周身闪耀着灵光。那光目犹如灯光,却并不是散发,也并不是收缩,而是定在身前。

    就仿佛,定住了时间。

    一看到提和竭罗,苏叶便顿时察觉到了祂具有的强大法力。

    即便是经历了五百劫,恐怕自己现在的“法力”,也根本赶不上提和竭罗的底蕴。不仅如此,祂周身带着大寂静,那是一种道法达到极致的表现。

    不过,苏叶也并不畏惧。

    莫说他此时并不是来找提和竭罗斗法的,就算真的斗法,他也还有“西北天”的力量留作后手。

    另一旁,见到苏叶,提和竭罗也直接开口了。

    祂一开口,便直奔主题,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能仁应供,你问了我三个问题,我也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提和竭罗并没有称呼苏叶为“烛龙”,而是称呼为“能仁应供”。

    因为,“烛龙”代表的乃是之前拥有薪火文明力量的苏叶。而“能仁应供”,才是顿悟佛法五百劫后苏叶得到的“果”。

    很显然,比起“烛龙”提和竭罗更认同,也更重视“能仁应供”这个存在。

    而苏叶,也没有计较。

    其实本来他也不是“烛龙”。之前之所以称呼自己为烛龙,也只是想要以最简单的方式介绍自己西北天存在的身份而已。

    如今,自然也没必要借助“烛龙”的身份了。

    苏叶面对提和竭罗,道:“请说。”

    提和竭罗便问道:“我观你之三乘法,皆是从灭中求涅槃。但是,三者所修持的方法却似不同。”

    苏叶点头道:“小乘以修身而涅槃,证得佛果以后,可作为阿罗汉;中乘以修心而涅槃,追溯因缘过往,亦可以寂灭令非生明悟,证得佛果以后,可作为因缘佛;大乘闻苦集灭谛,持六度,能普度众生,追溯未来。证得佛果以后,可作为最上佛。”文網

    提和竭罗闻言顿了顿,道:“若如此,我当是因缘佛”

    苏叶摇头道:“非也。提和竭罗并非是因缘佛,而是古佛。”

    提和竭罗道:“古佛”

    苏叶道:“三乘法乃是由寂灭佛法之中涅槃新生的佛法。但三乘法的佛,也都迥异于提和竭罗。其次便是,三乘法看似分等阶,实则却是平等的。阿罗汉也是佛,因缘佛也是佛,而菩萨乘的佛,仍然是佛。只是所修的道不同。”

    是的,苏叶的“三乘法”,除了脱胎于释迦牟尼的佛教以外,还有着一丝“大同论”的意味。

    “佛”的意思,本来就是“觉悟者”的意思。

    无论是修身,修心,还是普度众生,最后都可以觉悟。

    小乘修身的阿罗汉,达到“涅槃”以后,就是“佛”,只不过是“阿罗汉果”的佛。

    中乘修心的辟支佛因缘佛,达到涅槃以后,也是真正的“佛”。

    而大乘的“最上佛”,只是选择了普度众生的佛。

    若如此看来,提和竭罗虽然不属于此三者,但祂却符合“不生不灭”,“寂静为乐”的“觉悟”,因此祂也是佛。只不过,却是修“寂灭佛法”的古佛。

    苏叶这一番话,让提和竭罗终于明白了。

    原来自己,以及过去的一切修“寂灭佛法”而未涅槃的“佛”,都已是真正的“古佛”了。相比之下,以苏叶为首,须弥世界中新生的佛,则都是“三乘法”中的“新佛”。

    “不过。”

    苏叶说到这里,话锋一转,道:“提和竭罗作为古佛中最接近三乘法,且有普度众生大慈悲之心,在古佛中,也是最上佛之一。因此在过去的概念之下,汝可为万佛之首”

    苏叶话音一落,宇宙中散发出了无尽梵声佛音,就仿佛在呼应他的话语。

    提和竭罗顿时感觉到,自


第一百二十八章 无执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