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孝城乱(四十四)【二合一】第(2/2)页
不,他不是这个意思。
他的意思是晏城参与的话,这就是一笔“买卖”,人家未必会认账,更别说以此为要挟了。
不过
现在也的确缺粮。
实在没有来粮食的渠道。
不得已,或许能试一试此法。
顾池垂下眼睑,还未真正拿定主意,这事儿还是要跟乌元商量一下,至少要知会他一声。他有一下没一下地指节叩桌,脑中想的却是沈棠以及孝城上空的巨龙幻影。
没人比他更清楚那句紫微出西北,保天下一统的出处,深知那不是什么预言,偏偏“应验”了。不早不晚,还是在沈棠几人出现后。这里头是不是有某种他不知的干系
待顾池回过神
桌上白纸赫然写着“国玺”、“沈棠”、“共叔武”、“祈善”、“褚曜”几个字。褚曜突然恢复了文心,这也是个相当耐人寻味的细节。迄今为止能恢复被废丹府文心的,唯有那条路。
若走那条路,有一个常人很容易忽略的细节恢复过程中,褚曜不能离效忠者太远。
距离越近对恢复越有利。
褚曜的效忠者就在附近。
换而言之,拥有国玺的人就在附近。
这个人会是沈棠吗
辛国的国玺会在沈家人手中
这么一想,似乎不无道理。
就在顾池思索的时候,他听到了隔着几堵墙的龚骋心声。搁在平时,顾池会直接忽视,但这次的心声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汇二叔。龚骋的二叔不正是消失许久的龚文
乌元可馋龚文了,一直想着碰到龚文一定要招揽,只是天不遂人愿,龚文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没了踪迹。龚骋的心声提到一个细节那位共叔武给他的感觉像二叔。
这一瞬,顾池如遭雷击。
他蓦地明白了什么。
提笔在共叔武旁边写下龚文二字。
“共叔武,共叔半步;龚文,龚义理半步为武,礼之义理为文。原来如此,哈哈,原来如此”原先顾池想不明白的细节,豁然通畅,也进一步确认沈棠身上是有国玺
这枚国玺就是共叔武给的
沈棠又是沈氏子嗣
难道,沈郎是辛国王室的沧海遗珠
若是这么猜测,一切都能说得通了。
不然,龚文也没理由跟在沈棠身侧。
顾池啧啧一声:“龚文还真是效忠辛国王室,国玺宁愿交给沈氏后人,选择一条没希望的复国之路,也不肯拉一把自己的侄儿。这会儿还瞒着身份,好一个忠心耿耿”
不过
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顾池蓦地笑了笑,笑意带着几分诡谲阴冷,他将桌上那张纸卷了起来,拿出火折子烧掉。
直到纸张在火光中化为灰烬。
与此同时
共叔武冷不丁打了个大大喷嚏。
无奈跟上前方的侄子和侄子他妻兄。
不久之前,沈棠一脸忧心忡忡地找上龚骋,说是城中缺粮、粮库疑似被前任郡守贪污,闲着无聊想找找证据,说不定能将这批粮食找回来。自家侄儿一听,立马声援
共叔武觉得这俩孩子天真。
证据有这么好找吗
找到了,粮食还能追回来
也不看看现在被叛军围困的局势。
共叔武想跟侄儿多相处一阵,便跟着上来看热闹,谁知这俩孩子在前任郡守的书房一阵翻找,还正在一块地砖下面找到一只木箱子。木箱子里面全是册子
共叔武:“”
他亲眼看着沈五郎进入书房,直奔灯架子、墙面、地面,不一会儿功夫就有重大收获,让人忍不住怀疑这箱子是她埋的。他没问,但龚骋问了:“妻兄怎么知道在这里”
沈棠一本一本翻阅册子,头也不抬道:“这还不简单全都是老掉牙的套路了。”
账册不看不知道,一看
好家伙,前任郡守业务广泛啊。
翻了没几本就找到了粮库相关内容。
恰巧不巧,还真被她说中了。
“拿着这些咱们能弄来多少粮食”
孝城至少还能支撑半个月
龚骋看了上面的数目,倒吸一口凉气。
“这”
实在是胆大包天
但拿着证据去讨要粮食,龚骋犹豫。
他也是世家出身,最清楚这些人一旦被惹毛了会干出什么事情,但不去弄粮食,驻军没两天就得饿着肚子守城,城内百姓也会哗变。一时间,似乎怎么选择都是错误。
沈棠一拍他肩膀。
“龚骋,你行不行”
龚骋猝不及防被拍了个踉跄,他蓦地涨红了脸,道:“此事、事关重大,不可草率。”
“你不敢干”沈棠直白问他。
龚骋无奈地道:“是不好得罪。”
沈棠眼睛骨碌一转,心声一个坏点子。
她冲龚骋勾了勾手指,龚骋脚步踌躇,但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心,上前听一听沈棠有什么妙策。沈棠的妙策,不仅损还非常狗。
龚骋听完,惊诧无比地瞪大了眼睛,支支吾吾道:“怎、怎可用这种办法,这不是抢”
沈棠道:“就是抢”
既然借走不通,那就抢。
横竖要给她粮食。
地主家有粮食,不肯拿出来,还想坐地起价,趁机发战争财真t反了他们了
更别说这些粮食还是贪来的。
账册为证
粮库的粮食本来就是为了应对天灾人祸,此时不用,更待何时动它们,与造反何异
没上门注销他们家户口本就不错了。
龚骋道:“他们要是被逼急了”
沈棠:“什么逼急了郡府有出面逼迫他们出粮食吗你不要胡说没有啊抢他们粮仓的是暴民,是买不起米铺粮食只能选择铤而走险的百姓,百姓苦地主久已。郡府作为地方父母官,正义的化身,公正的代表,怎么会做出抢劫这种事你说是吧”
那些“暴民”怎么知道粮仓位置,还这么多人,这个郡府怎么会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