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四凶六魔八怪与人类八贤(2)第(2/2)页
最后,终于到了女娲。
首先要声明一点,炼五色石补天这件事与女娲无关。
之所以有这样的美丽误会,全都是司马迁的锅。
相传就在汉武帝时,中原出土一座先秦时代古墓,其陪葬品是一尊石制伏羲女娲像。
根据石像形态,伏羲与女娲皆是人身蛇尾的形象,其身并派而立,双尾交缠。
只是由于古墓保存不善,伏羲女娲像出土前就已经部分损坏,尤其是女娲像手托一堆看不出具体形状的彩色碎石。
于是前来观摩石像的司马迁就凭想象,杜撰出女娲手托五彩石补天的故事并将其写入史记。
然而根据1956年在甘肃出土先秦古墓壁画上描绘的伏羲女娲像根本没有什么补天神石,女娲手托的其实是一只象征太阴的月蟾,与伏羲手中象征太阳的三足乌相对。
简单点说,五色补天神石其实是一只色彩斑斓的大蛤蟆。
第二点,女娲她其实是位基因遗传学大师,她在伏羲同姓不婚的基础上提出男女双方互为三代之内血亲就不宜婚配,并指出这样婚配的后果是惧其不繁也,也就是不能生育。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
这点已经相当接近现代的五代以内近亲不婚的婚姻制度,其中蕴含的科学先进性不言自明。
然而我所好奇的是,女娲既然已经对男女婚配繁衍之事研究精通到如此程度,那为何还要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呢直接生一个不好么
第三点在里出现过,这里简单一提。
在山海经当中,对女娲有一个比较恐怖惊悚的记载。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瞧瞧女娲的肠子都变成神了,还一变就是十个
我认为,这里的肠,其实应该是旸yang,本意是日出晴天,可引申为相貌俊美之意。
因此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旸的意思,就是女娲族十个相貌最佳的俊男美女一起成了神,之后在一处满是栗子树的小树林旁,横七竖地。
末句横道而处就是大张四肢,躺在地上的意思。
说苑谈丛:士横道而偃,四支不掩,非士之过,有土之羞也。
让士人狼狈不堪得躺在地上歇息,并不是这个士人的过错,而是国君的耻辱四支不掩,衣衫不能掩盖四肢,形容狼狈;有土,有土之人曰君。
难道不觉得这些横七竖具傀儡身体,还不能熟练操控身躯的样子么
这就是我构思当中博烈觉昌是女娲族造人的灵感源头。
至于造人到底是具体怎么个造法,而杨从循后来又和女娲族造人发生了什么故事,大家不妨就到正文当中去找吧。
咋感觉经我这么解释翻译之后,山海经女娲之肠那句话显得更惊悚了呢
话说这真是太好了,哼哼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