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藏经阁语  大唐司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藏经阁语第(2/2)页
探究孔子遗留下来的书卷才知道自己的功夫,也只是井底之蛙。

    刘禹锡心头大震,脑袋翻江倒海一般,先师李白的大宗师境界,他一直是高山仰止,觉得如他现在自己的功力也可能一辈子难以追上。现在李白居然说自己的武功如井底之蛙。可这一句的解读没有什么毛病。

    “好,你继续说下去”刘禹锡还是很沉稳的说道。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这前六句是指的天下高手分六品:

    一品玉杖,二品黄鹤。

    三品五岳,四品山游。

    五品南斗,六品叠云。

    刘禹锡点点头。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这几句分明是讲,大宗师境界又分了六个层次。

    大宗师分六重:

    一重影落,二重金阙,

    三重银河,四重遥相望

    五重回崖。六重朝日。”

    刘禹锡听得出神,很是肯定。他是虽然还未到大宗师境界,但却见识过唐代大宗师境界的人物。

    “这就对了,大宗师确实也分了六个层次,先师李白,狂僧张旭,剑圣裴飞均是我的恩师,也是唐代顶尖的人物。他们我是见过的,你们可曾能想象他们的武功有多强”刘禹锡心情大好问,考教起几个湘字辈老头弟子。

    “弟子不敢擅加揣测。只是依藏经阁历代掌门留下的古文典籍记载,了解到了自明朝万历年间之后,武林已没有大宗师境界的高手。”掌门翁湘和与长老们对望一眼,和回答道。

    “后辈弟子,天资有限,有负先辈们重托,现在仅有我和几位长老,达到了高手二品黄鹤力”。掌门躬下了身子,越发的低了一些。

    “但是眼下这个时代,由于磁场移位,龙脉消散。放眼全球,几位传说中的顶尖高手也不过练到三品五岳力。”掌门翁湘和身子又略微抬高了点。

    我们几个一直认为往后的大宗师、仙师那些高手只是只是传言而已,至于文中提到的天神、大圣境界,我们都认为只是上古的神话,更不可信。”

    刘禹锡长叹道:“不光是你们,我也很难相信,但是祖师的文章就在眼前,不得不信。”

    刘禹锡好奇地问道:“现在的高手都这么弱了吗磁场偏移,龙脉消散,原来如此。难怪我的功力来到这个时代,也大大的退步,但是应该还存有四品高手山游力。”

    青阳阁翁湘和与几位长老听了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天贺老祖降临,咱们门派的实力水平在当今已经超天下第一了。”几个人忙着又拜了下去。

    刘禹锡忙让他们起来:“都先起来,你,继续说。”

    “弟子遵命”。五处长老申湘毅继续说道。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是描述大宗师之上有仙师五阶:

    一阶鸟飞,二阶天地间,

    三阶去不还,四阶云万里,

    五阶九道流。”

    长老见刘禹锡不置可否,猜想祖师也未曾见过这样的境界,顿了一顿,又继续说道。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这几句应当讲的是天神境界和大圣境界,由于姜夔的学识都无从考证,所以也不敢断言,曾徒孙猜想,后面几重境界,脱离了基本规律,应是神话而已。”

    “不,那些境界也是有的,只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也不曾见过。”刘禹锡果断地回答道。因为昨晚在梦中,李白说过如果入琴心境或可再相逢的话。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是指远古的还丹境和琴心境。”刘禹锡悠然神往道。

    众人哦了一下。

    虽习武之人以追求至高至上为目标,但即使证实有上古的境界存在,离他们终究太远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