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章 百度打车  重生从700万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2章 百度打车第(1/2)页
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后,罗凡请项总去吃了个饭。

    在饭桌上罗凡表示后续的具体细节会派人亲自去百度那边洽谈。

    项总也知道这次双方是不可能直接签合同的,星远这边十有个明面上和星远没有任何关系的公司,来跟百度合作。

    因为现阶段的网约车行业确实非常麻烦,别说是星远了,百度顶的压力也很大。

    所以星远的操作项总非常理解,倒不如说,这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了。

    酒足饭饱之后,双方各自散去。

    罗凡坐在自己的劳斯莱斯上想着刚刚双方谈话的一些细节。

    说实话,网约车行业,进入的成本其实比团购还要低,唯一的麻烦,就是跟zf部门太靠近,风险比较大。

    罗凡记得在前世,从2011年约车行业其实就已经算是诞生了,只是那时候还没有网约车这个概念而已。

    到了2012年网约车行业的规模扩大了一些,但整体来说发展还是非常缓慢的。

    除了因为zf原因而导致各方资本不敢过度投入之外,网约车平台在发展的时候,总是与地方部分人发生冲突。

    第一批直接试水民用车的就不用说了,没活到一年基本上全挂了,这类公司的财务不是在交管局交罚单,就是去交罚单的路上,而且每次罚的很重。

    因为国内对民用车商用管控的很严,同时保险方面也是一个难题,不出问题还好,出了车祸就是一团糟。

    而即使看起来守规矩的“出租车网约平台”,发展的时候也受到了太多的遏制。

    最简单的一点,那就是动了传统的呼叫打车业务的蛋糕,而这个业务的受益者,一般在当地属于有一些影响力的人。

    这是一段慢慢博弈的过程,只有当zg部门接受了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时候,网约车才会迎来大爆发。

    但现在发展慢,不代表就不需要发展了,事实上,这个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时候。

    2012年一整年,很多小公司通过不停的试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为百度探明了路。

    他们摸着石头过河,百度已经能摸着他们过河了。

    作为三巨头之一,百度的入场很有可能会让网约车行业在发展的时候迅速接受资金,走向快速扩张的道路。

    不过,百度现在入场其实是有一些弊端的,百度的名气太大,一旦进入网约车领域,就会立刻将整个行业放到了资本的面前。

    再加上去年企鹅也有过类似的想法,如今百度一入场,绝对会引起各方资本的注意。

    说不定还会让一些资本比前世更早的进入网约车领域,这样一来,引起的蝴蝶效应太大。

    罗凡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扶持一个团队,让它在各方资本不是很关注的情况下,慢慢的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组建有实际经验的团队,待时机成熟之后,再引入强力资本来发展。

    可这么做百度地图的优势就没办法发挥出来了。

    总的来说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而另一边,项总也联络了李总把刚刚和罗凡的谈话告诉了他。

    李总听完以后笑着说道:“目前来看罗凡的反应还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有星远在我们线上的宣传应该不成问题了。”

    “初期星远是不会帮我们宣传的,这一行风险这么大,星远是不会拿自己的企业形象开玩笑的,所以初期我们还是得自己做出一些东西来才行。”李总说道。

    “那李总我们的百度打车什么时候开始营业”

    “下个月吧我已经租好了办公楼,就在首都机场附近,这样你们展开工作也方便一点。”

    “那我们初期在地推上要投入多少资金”

    “我会先给你2000万人民币,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摸索网约车的商业模式,你不用考虑盈利问题,但也不要过度砸钱抢市场,只是先去摸索清楚网约车的运营模式。

    我给你一个的时间,一个月以后,看你的市场调研报告,再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李总放心了,我明白了。”作为百度的二把手,项总对李总可谓是非常了解了。

    李总的这番话,其实就是在强调平衡问题。

    现阶段如果百度打车直接铺开,大规模进行扩张,肯定又要直面各种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能通过钱解决的。

    需要时间慢慢来疏通关系,李总那边说下个月开始,然后给了一个月的调研时间。

    也就是说,李总是有把握在这40多天里,疏通一些关系的。

    想到这儿项总说道:“李总,我之前选好的那些地推公司您看过了吗”

    “看过了,你推荐的这几个公司都不错,我让人去摸了摸他们的底,最后决定跟海燕公司合作。”

    “我也是更倾向于海燕的,他们以前有帮美团做线下地图的经历,在这一块很有经验。”

    “嗯,接下来就是负责运营和决策方面的人了,这个人选定之前,老项这个项目你要多盯着点,其他人我不放心。”

    “行那就交给我吧初期我会亲自上阵的,不管你后续怎么折腾,我先想办法把市场摸清楚。”

    “那就交给你了。”李总笑着说道。

    回到公司罗凡叫来了曹帅。

    罗凡把百度打车的事情告诉了曹帅,曹帅听完以后立马明白了罗凡的意思:“老板,你是想让我去搞一个公司然后去跟百度那边洽谈”

    “没错,我们公司现在不太好直接介入网约车行业,这么做是最保险的。”

    “老板,这个网约车我总觉得不太靠谱,去年uber在法国闹出了大事,也不知道我们国内的网约车,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百度这时候入场会不会太冒险了”

    曹帅说的大事件,跟uber自身的发展轨迹有关。

    2009年uber在米国成立后,也是苦不堪言,因为米国很多洲的法律都不一样,光是面对这些法律问题,就把uber的创始团队搞得心力交瘁。

    在碰了一大堆钉子后,uber的团队决定转变思路。

    他们放弃了还没有拿下的米国其他州,转而选择了先攻克欧洲部分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国家。

    要说接受新事物法国肯定是首当其中。

    uber团队最先选择进入的几个国家里也有法国。

    起初uber发展的很顺利,用户觉得很方便,私家车车主也能赚点零花钱,但这样的结果代价是出租车群体损失惨重,于是,一场出租车司机罢工,几乎瘫痪了巴黎的交通,并且出租车司机们与网约车司机还爆发了冲突。

    这件事的影响太大了。

    一个城市的交通瘫痪直接让全球资本对网约车市场的集体不看好,显然曹帅也是因为这件事而觉得网约车没什么发展前途。

    罗凡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哥你想太多了,我倒是觉得不用太担心。

    uber会翻车是因为他们野心太大了,米国本土还没发展好,就想去欧洲。

    归根结底,他们其实是担心欧洲那边也会出现本土的网约车企


第252章 百度打车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