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关系第(2/2)页
“臣犬马驽钝,蒙恩破格启用。星趋京师道中臣自料理,兵部本分不外安边荡寇二事,向自以来,朝臣以安边第一,荡寇第二,臣以为时移世易,方今应以荡寇为要。”
京师紫禁城建极殿后左门,大明皇帝崇祯身穿一身常服安坐,因天气有点干热,身后的太监轻轻的扇着扇子,面前有数名大臣,四周各有侍卫宦官,人数并不多。这云台后左门俗称平台,是皇帝接见少数臣子时所用,称为平台召对,参加的人虽少,但谈的往往是大事,当年袁崇焕以五年平辽而授蓟辽督师,就是在此处,今日主角是崇祯正对的一名中年人,正是去年就任命但才上任不久的兵部尚书杨嗣昌。
崇祯观察一眼参与召对的其他人,然后转回杨嗣昌身上,“本兵可详述。”
“若以京师喻为人之元首,则中原之地若人之腹心,边塞若人之肩臂肢骸,若得腹心无恙,方可输经血外运肢骸,以仰戴元首而护卫风寒于外,今者流贼荼毒腹心之地,犹如腑脏流毒经血日枯,徒有肢骸而已,微臣乃言安内方可攘外,足食方可足兵,保民斯能荡寇,此实今日证治之切根本之图。”
崇祯微微点头,相对于正本清源,他更喜欢这样实在的策略。
杨嗣昌得了肯定,信心更足的侃侃而谈,“贼起于延绥而流窜腹心,是为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陕西、凤阳、安庆八境,山东、江西虽未至,亦切近相关,当防贼图之,防贼之地计七省十境。臣计以山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此四巡抚以原兵原饷分任剿而专任防。再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此六巡抚以现兵现饷时分防而时协剿,如是而十面之网张矣。贼入一境之内,相邻数面相协防剿,令其不得流窜,以待督理大兵至,不愁贼不一网成擒。”
参与召对的温体仁留意了一下旁边的户部尚书,去年侯恂被免,程国祥任户部尚书,才刚上任不久,杨嗣昌此前上过一本,温体仁已经看过,其中涉及不少钱粮,所以今日才会让程国祥参与召对。
在之前的剿贼体系中,朝廷是划分为关外和关内两个大区域,基本以潼关为界,总督管关内,总理管关外,杨嗣昌的十面张网,将剿寇作为一个全局来谋划,里面有些新意,但增兵增饷似乎无可避免,此时程国祥还在装傻,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这种召对参与者少,皇帝表达的态度往往更加直接,是体会上意的绝佳机会,今日到目前为止,温体仁已经知道崇祯心中对安内攘外的排序,以后内阁的票拟之中,他需要以此为指导,这也是皇帝让他参加召对的原因。
崇祯的手动了一下,但他没有站起来,只是在扶手上轻轻一拍道,“流贼之利在流,本兵十面张网之策,可谓切中要害。”
“臣数年来查得,贼众每一大股号称数万,四出挟裹各称数十万,合之不啻百万,然贼中精勇堪战之贼不甚多,所挟穷民妇孺实不为少,剿贼之兵亦不需数十万众。”
崇祯微微坐直身体,“本兵说的是实在话,各地抚按上本,动辄称带马之贼数十万入,贼营几何、老贼几何、马兵几何一概不知,只知一味求兵求饷,实乃备寇不力,遇贼张皇失措,本兵继续说剿贼兵马。”
杨嗣昌停顿一下之后道,“臣窃计督理二军门各领三万,专主随贼大剿,河南、湖广各设兵一万五千,陕西、凤阳各设兵一万,凤泗二陵各设兵五千,合计十二万之数。”
听到此处,户部尚书程国祥终于动了,他清了一下嗓子道,“七省十境之中,兵数原不止十二万,方才本兵所言督理二军门及四巡抚之下设兵十二万,未知是新募之兵,还是已有之兵。”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