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  国姓窃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 刚来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2)页
所以,朝廷希望这些军阀送子侄进京为质,防止相互猜忌、狗急跳墙。郑芝龙也看准了这一点,怕儿子被扣,才想方设法避开这个风口浪尖。”

    沈树人一气呵成,把这番推理说完。

    沈廷扬脸色数变,越听表情越精彩,最终忍不住赞叹:

    “不错,这事你竟能猜出七八成准。不过,并不是朝廷公论要扣降将质子这是杨阁老私下交办的。

    唉,陛下眼里揉不得沙子,他根本想不到这种操切问罪熊文灿,会不会导致人心惶惶的问题。

    杨阁老却是没办法,六省剿贼军务都压在他身上。他唯恐再生出新的贼情,所以宁枉勿纵,能多拉一个军阀交出人质,就尽量多拉。

    你生病之后的第六天,郑鸿逵就赶到咱府上探查虚实,因为他们也收到了国子监的邀请函,怀疑这只是幌子他们还真没怀疑错。

    如今大明海运,南有郑家,北有沈家。两家一起邀请,郑家便不易警觉。但我沈家忠于大明,也从不佣兵,所以你去南京,并不会被视为人质。真正的人质,只有郑森一人。当然,未来可能还有其他降将子弟。”

    沈树人听到这儿,已经彻底明白杨嗣昌的局了。

    说白了,拿让子弹飞来类比一下,杨嗣昌就是利用了沈家和郑家齐名、编个借口诱骗,拿沈家当“黄四郎”来打掩护,拿郑家当“城南两大家族”。

    江湖惯例,“黄四郎出多少,城南两大家族也必须出多少。出得多、赚得多”。

    事成之后,沈家的人质如数奉还,朝廷分郑家那点人质。

    可惜,杨嗣昌计谋算得老辣,郑芝龙也不是吃素的。凭着天生的多疑和警觉,他依然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而沈家的拖延,也有一定的责任杨嗣昌本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打个时间差,趁郑家还不知道熊文灿要倒台,就先把郑森骗上路、生米煮成熟饭。

    但沈树人的病,白白把这几天信息差浪费掉了。

    如果沈家不补救,就可能被杨阁老穿小鞋。

    如果补救得漂亮,到时候再汇报一下其中的曲折、完成得比预期更漂亮,就能收获阁老的一个大人情。

    一想到这,沈树人自然有些担忧,于是就忍不住动用穿越者的先知,冒险向父亲建议:

    “父亲,既然这事儿是杨阁老催办的,咱不如赌一把,别管郑家的劝说,继续强行送我去南京。我听说郑芝龙此人只想在海上称霸,并没有割据一方疆土的雄心,多半不敢造反。”

    这是最容易想到也最直白的解决办法沈树人知道历史上郑芝龙没反,所以他敢赌。

    但沈廷扬眉头一皱,很不赞同儿子的眼光:

    “太冲动了郑家没开口之前,这么做倒没什么。现在郑家开了口,我们却不给面子,郑家不会担心莫非朝廷真要对付我们,所以沈家得了风声,要撇清关系、连这点小忙都不肯帮么这岂不成了拱火浇油

    我沈廷扬一心忠于大明,我不担心郑家报复沈家,我担心的是害了大明江山郑家一家虽不足惧,可如今已有那么多反贼同时起兵,东南财赋重地乱不得

    这事就算办不成,只要郑芝龙后续肯安分些,不送质子也没什么。无非就是我被杨阁老埋怨、以后没得升官罢了。但苟利大明江山,我的仕途又算得了什么”

    话说到这份上,沈树人也只能暂时沉默了。

    确实,只要他没法直说“我知道历史”,沈廷扬的谨慎态度就很难扭转。

    而且,这种谨慎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受此启发,沈树人忽然意识到了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

    历史上郑芝龙确实没反,也确实拖了三年才送儿子去当人质。

    但历史上也没他沈树人的插手啊

    说不定,这具肉身原本就在崇祯十二年中暑死了。然后一了百了,杨嗣昌也没再计较,和稀泥混过去了。

    可如今沈树人还活着,沈家在跟郑家拉扯一番后,再强行送他去南京,性质就不一样了,说不定真就成了逼反郑芝龙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确实不能赌。

    想到这儿,沈树人也微微捏了把冷汗。

    自己仗着读过明史,仓促之间看问题多少有些僵化教条。

    以后决策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不能再一味盲信史书,而要实事求是地结合局势变化推演。

    沈树人也算知错就改,立刻表态:“既如此,孩儿回去再慢慢想办法,只要不刺激到郑家、又能找到借口去南京,就行了吧”

    沈廷扬这才欣慰点头:“话是如此,但不好找啊。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先好好养病吧。”

    沈树人行礼告辞,便转身回屋,内心一边自我安慰:

    这次的事如果做不好,虽然会被杨嗣昌埋怨,但明面上倒也不会落下什么罪过。

    毕竟这是秘密交办的差事,不是朝廷正差。

    而且,历史上杨嗣昌在两年之后,就会被张献忠用袭杀藩王之计陷害,忧惧而死。到时候他“小本本”上那点私账,也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无论杨嗣昌的人情还是埋怨,都只有“两年保质期”。

    当然,如今距离崇祯上吊都只有四年半了,自己得抓紧一切机会快速建立势力,为将来的拯救汉人江山大业布局。

    如此紧要关头,两年也非常宝贵了。所以只要有一线机会,就要竭尽全力办成。

    新书期间求点推荐票,各种求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