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  国姓窃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学内容,不喜可以跳过这章)第(2/2)页
命于他,用鬼神组织起来。

    鬼神的使徒,是不能和武臣、韩广背叛陈胜那样背叛仙师的,神道兵马的内部统一性,也就强过了流贼。

    而且不知抚台大人您注意到过没有,自古创立神道、自成一教、并且得到一定政权发扬光大的仙师,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断子绝孙无后。

    佛家的佛祖有子,但其子出家跟随修行,故佛祖无孙。西洋红夷人有景教,其始祖也是被杀殉道,并无子嗣。黑衣大食那边,也是只有女婿一派,并无嫡子。

    创道之祖无后绝嗣,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众人都愿意为他们的推广事业添砖加瓦,人人都有个奔头,觉得我为这个事业出力最多、最后师傅可能就会把衣钵传授与我。

    哪怕时至今日,佛寺道馆里那些弟子,对方丈、住持、观主的孝敬,甚至更甚俗家父子亲情,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方丈主持观主断子绝孙。

    他们如果能做到在所有弟子中、侍奉师傅侍奉得最好的那一个,将来整个观、寺都能传给他众人拾柴,火焰自高,人人用命,基业自昌

    张角创太平道时,天下三十六方、四十余万众,人人尊奉大贤良师,并无公然自立,为的就是一旦大贤良师病故或者病危时,他们可以得到天道传承、至少先称一个神上使。

    而这种事情,此后千又四百年间,反复上演了多少次为何历朝历代禁止邪道、打击白莲,比打击流贼更狠因为朝廷也知道这种东西,比流贼更危险。

    只可惜,朝廷只看到表面,却没看到内在邪道危险,本质不是邪道本身危险,而是师徒传承、断子绝孙这种模式,对下面的人诱惑太深,人人用命

    如今李自成张献忠,名为流贼,实则一个天阉绝嗣、一个早年虽然有妻,但后来伤病绝嗣,李自成之妻邢氏也跟着他部将高杰跑了。

    这俩人又广收义子,手下部将人人用命,都奔着如果帮闯王、八大王打下天下,将来二人无子,终究无法传承,还不是得在众将之中择功劳最高者共天下、或者收为义子

    相比之下,罗汝才虽好曹操,却也如曹操这般好色,妻妾数十,其余一夕之女不计其数,这样的人,再模仿曹操笼络人心,却没有高贵血统为其提供正统。

    将来如果他想阴谋暗害李自成,李自成手下之人未必会叛变。可如果李自成想暗害他、要罗汝才手下人叛变,却是容易得多。说到底,身份卑微之人要成事、还借不到义帝、小明王正统,最后关键就是靠断子绝孙给身边人更多念想、一起用命”

    沈树人说的这番道理,不但至明末为止是正确的,历史上此后还会重演。

    清朝时候的太平天国,不也是吸取了明末流贼的教训么所以知道要防止“可以打烂前朝,却无法自己建国”的问题,又走上了信仰立国的老路。

    洪秀全自称天王,建立神谕体系,就没人敢明着反他。但跟张角时称“神上使”那样、自称“天父附体”的人,却是屡禁不绝。

    甚至后世到了2020年代,沈树人穿越之前,沈树人看到比特币,都觉得这玩意儿跟历史上一切信仰立国的存在有相似之处

    断子绝孙,在货币系统里,就相当于“发币单位自废中心化管理权限”,用技术手段把自己印钞票的后门给挥刀自宫了。

    告诉你们从此你们能拿到多少币,就看你为这个体系做了多少贡献,没有人能篡改大家公认的分布式账本。

    这在哲学上,跟佛祖和其他派别的创始先知断子绝孙、换取徒弟放心输出孝顺,是一个逻辑。

    老板都没继承人了,干得好都是你的,那还不打了鸡血上孙可望李定国你们还不用命

    方孔炤听完这番剖析,震惊到了无以复加,根本不敢相信的程度。

    但理智又告诉他,这番见地绝对是非常深刻,如果真的准,足以称得上洞见天道本源。

    面前这个二十一岁做到道台的,绝对有文曲星之才,真是上天降下来拯救大明的么

    虽然沈树人官职比他低,但看问题这么透彻,让他完全不敢再以地位高低跟对方论尊卑。

    当然,现在这一切,还值得观望。方孔炤决定守口如瓶。

    他想看看,今年这一波血战后,必然有几家流贼会退场,到时候,如果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马守应的退场方式,真如沈树人推演

    那没得说就算沈树人比他官小,他都打算纳头便拜了这就是神人的推演能力了呀,张良诸葛亮也未必过此

    或许,几个月之后,就能有分晓了吧。

    这番话,有些部分稍微有点大逆不道了,但是也可以掐头去尾,把过于敏感的部分拿掉,剩下的可以提醒一下杨阁老。

    方孔炤觉得,如果沈树人的见解,能够为后续几个月、杨阁老的工作侧重、分化瓦解做出一些贡献。那么,杨阁老也该用尽自己的全部政治资源,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个见识恐怖如斯的年轻人尽快推上高位

    看矛盾这么透彻的人有了实权,才能就大明这是为了天下

    当然,一切都要看验收结果,看战后是不是如沈树人预料

    “贤侄见识不凡,老夫自以为精研周易,算是能看清天道的了。却不想一生所学,驳杂不纯,见事反不如贤侄这般大巧不工、直击本源。

    老夫实在佩服此番一定全力襄助贤侄破贼,且拭目以待,这二贺被破后,残部究竟为何人所收编近期的防务安排,老夫也先听贤侄的,以全力提防最可怕的张献忠为要,至于罗汝才,实在兵力不足时老夫也只能放一放。”

    方孔炤带着巨大的震惊和佩服离开了,他和沈树人的对话,全程并没有人能都偷听到。但是老爷的感佩之状,也是落在了家人和幕僚眼中。

    第二天,巡抚衙门上上下下,都知道昨晚来拜见老爷的那位少年下属,那位仅仅二十出头的道台大人,绝对是有洞见天地之能、惊才绝艳。

    而沈树人并不在乎别人怎么想他。

    他只是很乐于见到、方孔炤派出去送信的护卫军官们,也都听说了抚台大人非常看重沈兵备,所以为沈兵备办差一定要全力以赴。

    至于其他路人的看法,根本不配被沈树人关心。

    他因为昨晚忙到丑时才睡,精力实在不济,上午辰时过半,才骑马赶路回孝感。

    巡抚衙门的人对他恭恭敬敬,还给他一行随从全部做了路上的吃食,送他出城。

    沈树人本人的待遇尤其好,有巡抚衙门的女眷凌晨起来、亲手给他做了一些羊肉馅的酥饼,熬了一煲养生提神的药膳羹汤,提前放凉了倒在一串竹筒里,让他路上每隔半天可以打开一筒,喝完就扔。

    沈树人受之有愧,礼貌道谢,巡抚衙门的侍女也只说是钦佩沈大人才学、竟能折服自家老爷,理当受此礼遇,并无他意。

    沈树人又经过两天多的赶路,四月二十二日,终于顺利回到孝感军中,他也第一时间把自己找来两路援军、大约什么时候会到,告诉给了手下将领,军心一时大振。

    ps:抱歉,我知道打仗一半掺文戏也不太好。

    但是有些话,确实需要在决战前庙算、推演。等这一波几个月打完后,谜底都揭晓了,就没法显摆主角在战略层面上的料敌如神了。

    给不喜欢看政治哲学逻辑分析的读者道个歉。

    今天一万一千字,多给了五千字,也算是把涉及政治哲学的部分一口气过掉,也算是补偿大家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