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2.确立市场价值【求订阅】  华娱,我的老婆我自己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92.确立市场价值【求订阅】第(2/2)页
晨也被问到了关于封神项目的事情。

    “还没有,正在筹备。”

    陆晨笑道:“因为特效类电影的筹备期一般都是比较长的,所以距离开始拍摄还有挺长的一个时间。”

    “那陆导你非得封镜”记者连忙追问了一句。

    陆晨微微的点了点头

    “先不说能不能忙的过来,就算能忙得过来,我也没那个精力了,毕竟我马上就要当爸爸了呢”说道这里,陆晨的脸上露出一抹期待的笑容。

    记者微微愣住,随后立马恭喜道:“恭喜陆导。”

    “谢谢。”

    陆晨笑着表示感谢。

    采访的过程中。

    这些记者还是提到了流浪地球。

    “陆导,看得出来,你对流浪地球的评价很高啊”

    “没错。”

    “可网上很多的观众都表示不喜欢流浪地球,你觉得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记者问道。

    “科幻,无论是还是电影,都首先是一门艺术。既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么就不强求大家有共同的标准,甚至要坚决反对统一标准这种提法。因为一旦艺术有了标准,它也就立刻成了对自己的讽刺。”

    顿了顿,陆晨继续说道:“但尊重每个人对艺术的表达和选择,不等于这个行业可以无限试错。

    华国科幻曾经命途多舛,但也随着刘大佬的成就迎来了在世界文化史上都不多见的黄金机遇。

    直到现在,这个机遇的可能性和能量还在不断释放,似乎远远没有触到极限。

    在这种罕见的浪潮里,无论是以前的从业者,还是曾经的关注者,都无法清晰判断当下的状态。

    大家似乎有各种可能性,但是实践起来却又仍然困难重重。

    因此既然有人如我们,认为这将是华国科幻占据领导地位的黄金时代,也就会有人判断,这不过是运气使然的镀金泡沫。

    在复杂的当代语境下,这点小小的争议本来并不重要。”

    “这样的吗”

    记者有些搞不懂这其中的区别。甚至有些懵逼。

    听不懂陆晨这话的意思

    有点答非所问。

    看到有些懵的记者,

    陆晨解释道:“文化行业有自己的周期,错过一个窗口,没有人知道下次你是不是还有机会。历史可以螺旋上升,但它不会简单重复,更不会等待。

    眼下这次机会,华国科幻有有了领头人,有社会基础,有资本关注,有继续保持上升的社会发展趋势。

    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打开科幻商业化的大规模市场,难道还有更好的机会吗科幻大体量类型电影,这不只是战场上的制高点,更是开创科幻商业市场的唯一突破口。”

    “这样啊”

    听到陆晨说到这里,这些记者也明白了。

    流浪地球或许真的没想象中的那么好。

    但是作为电影人的陆晨他们需要确立这个题材的市场价值,或许这也是央妈和无数媒体立捧流浪地球的原因。

    好莱坞确立科幻的市场价值,不是靠降临彗星来的那一夜her第九区月球,甚至不是银翼杀手沙丘2001这样影史级别的电影。

    在90年代启动大片逻辑之前,是星战星际迷航确立了可信的宇宙叙事,终结者异形全面回忆让观众知道科幻动作戏的精彩,第三类接触建立了日常体验和人类精神之间的可信桥梁。

    这些电影确实更商业、更俗套,更缺乏所谓“艺术的独特性”。

    但是让我们用一个更实用更功利的角度来评判:以这些电影为蓝本,后来的好莱坞甚至全世界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

    是这些不属于天才的、可以被普通人学会的技术,开创了一条条道路,“给后辈儿孙留了一门吃饭的手艺”。

    这一点,是影史经典所不能也不会去做的,毕竟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别人无法模仿。

    这种情况下。

    不少人在看完流浪地球之后的评价是这样的:这是一部剧情逻辑稀烂的电影。

    这是一部情感虚假的电影。

    这是一部胡乱煽情的电影。

    甚至,还有人说:高潮那里全人类救援队互相协助的情节太虚伪了。

    那么问题来了

    是这些人不懂科幻吗

    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他们用来评价流浪地球的标准是好莱坞的那个标准。

    而不是华国人的标准。

    无数人推崇流浪地球,并不是说流浪地球有多好,而是他们想通过流浪地球确立科幻的市场价值。

    只要市场价值确立。

    那么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投入这个领域。

    只要成功。

    它就是华国科幻电影的希望,是永远不会再失去的宝贝。

    国内并不缺钱科幻电影的题材

    唯一的难点在于改编。

    没错,就是改编。

    改编难,改编科幻更难,这是历史性的难题。

    这也是陆晨从来没有碰过这个题材的原因

    非专业的。

    真心玩不懂这个题材。

    之前陆晨他们就做过很多分析,改编作品的成功率并不高,尤其是科幻。

    因为电影终究不是,两者各有不同的独门手法,用来吸引受众,却不能直接通用。

    阅读科幻,读者激动的是其中脑补的宏大场面,以及在此背景下凸显其渺小但也会重要的人类行为。

    但这种审美体验显然很难直接被电影沿用,反之观众对阿凡达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的兴奋,也是在中很难重现的。

    体现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对抗,可以只用几百字就让读者接受,但电影必须从人物身边的小世界开始,一点一点展现这个巨大的新宇宙。

    这毕竟是一个地球远离太阳,人类住在地下城的世界,如此全新的观念和情景,必须给观众足够可信的线索,指引他去一点点接受。

    因为电影要面对几千万观众,甚至是完全不看科幻的观众,而不是几千个已经对科幻完全熟悉的读者。

    电影不能依靠读者自己的想象力去填充,必须用清晰、明确、充满细节的画面和声音说服观众,甚至是让读者去联想其中的味道、温度、力量和速度。

    因此

    这个题材还真不是谁都能碰的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