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两个人、两盏灯、一天才第(2/2)页
很奇怪。
不过“父子俩”的戏还在继续。
“没有啊”
端着饭碗的周杰仑摇摇头:
“我是跟阿郎阿宝他们一起出去了啊”
“阿郎阿宝我就知道是阿郎阿宝”
黄秋声所饰演的叶老师直接放下了筷子,而放下了筷子的手也没抬起来,而是换成了一种无声无息敲击桌子强调自己说话重要性的动作:
“你不要交这样的朋友他们抽烟不听音乐是坏人”
在说话时,李平东凝固了镜头。
似乎代表着这种父子谈话氛围的凝重,而这时,许鑫对旁边的张迅玮来了一句:
“阿玮,纪录一下,这段镜头要有背景音乐,要古典一些,轻松明快一些。”
“好的导演。”
张迅玮迅速点头。
而等叶老师的话说完,在凝固的镜头中,周杰仑抬起了头。
他抬头,镜头便开始重新以一种小幅度的摆动,开始朝着右边周杰仑的方向缓缓移动。
“不听音乐,就是坏人喔”
这句话说完,镜头并没有停止移动,而是缓缓展露出来了周杰仑身后一盏散发着柔和光线的暖光装饰灯。
许鑫颇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
大神就是大神啊这种镜头细节的把控能力。
因为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周杰仑后面的台灯不是随便添加的,而是代表着一种坚持。
他刚才之所以说这里要用明快轻松的音乐,其实就是要营造出来哪怕父子俩的对话看起来有些冲突,但实际上都只是局限于饭桌闲谈,或者是这个小家庭之中。
家的感觉不应该是沉重而压抑的,而父子俩的谈话命题也太大了。
尤其是这句“他们不听音乐,是坏人”。
这句话太偏激了。
往大了说,肯定不合适。但如果是父亲来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远离这些“坏人”,尺度就得到了缓解。
而明快的音乐,以及镜头始终局限于饭桌上,也都是为了给这一句话减压。
潜台词就是“这是父亲教育儿子远离坏朋友”而并非“偏激”。
而叶湘伦问出的这句“不听音乐就是坏人”的反问,同时后面的灯光暴露出来的原因也就在这。
父亲,是在教育儿子。
是属于父子俩的“小”谈话层面。
可叶湘伦问出的这句“不听音乐就是坏人”则是在表达自己心里的一种关于“大”的观点。
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不是说好人就一定必须要听音乐。
这是他的观点,他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而并非今天这一场在“小家”之中的谈话。
所以,灯光,就代表了叶湘伦那虽然温暖柔软,却依旧散发光亮的坚持。
而坚持之后,叶湘伦这才说道:
“诶,你这样子我很为难诶”
说完呢,黄秋声所饰演的叶老师与开始从周杰仑那回转的镜头一起开口,语气里还有点莫名的“没好气”的味道:
“为难你为什么难”
一边说,他一边重新拿起了筷子。
也就是这一个节骨眼上,镜头恰到好处的转移到了黄秋声身上。
接着,俩人的对话出现了一段空白的断点后,黄秋声才语重心长的嘱托道:
“不要交这样的朋友,知道吗啊”
“嗯,好。”
周杰仑敷衍的应了一声,放下了筷子。
左右看了看,来了句:
“吃饱了。”
说完,就离开了平移的摄影机镜头内。
而就在许鑫想喊停,然后开始拍特写镜头,打算一会儿换了空饭碗补拍这段离席镜头时,就见黄秋声做了一个探头的动作,嘟囔了一句:
“减肥啊你啊”
周杰仑有些愕然,没回应。
可黄秋声也不在继续说,而是微微摇头,似乎无可奈何的样子,继续叨菜,吃饭,直到许鑫喊道:
“好,可以。杰仑回到位置,准备特写。”
之所以中间出现了那个断层,就是为了特写这段而准备。
于是,俩人不动,摄制组开始假设对准俩人的固定机位。而许鑫则翻看了一下刚才的镜头后,叹息了一声。
多好的演员。
还知道自己找补镜头里面的不协调,省了一段胶片。
可为什么就喜欢不起来呢
很快,特写镜头假设完毕。
而许鑫则亲自走到了对准黄秋声的镜头前看了看,确认完了位置后,手一指黄秋声:
“黄老师,一会儿你的说教时,要有一个微微偏头的动作,来,你试试。”
听到这话,黄秋声点点头,看着对面的周杰仑:
“我是关心你。”
他一偏头,刚到挡住了一盏蓝色的灯。
许鑫直接竖起了大拇指:
“ok,就是这种幅度。完美准备开始吧。”
随着他的话语,黄秋声维持住了刚才放下筷子一手点桌子的动作。
“来,三,二,一,走。”
话音落,许鑫的画面镜头中立刻出现了黄秋声歪头,挡住了他背后那双头台灯之中蓝色那一边的光源。
而这个灯,就是许鑫那差点为难死灯光师的点了。
很多人或许难以理解,为什么只是一个简单的双头台灯就这么难弄。
其实答案也很简单。
蓝色的镜头语言,除了代表忧郁、永恒外,还有一层重要的象征意义,那就是理性。
而这两盏台灯,一盏,是和周杰仑背后的那盏灯一样的暖光色。
代表的是关怀,温暖。
而另一站,就是这盏蓝色灯光,表现了理性。
通常,蓝色灯光的灯泡是冷白。
但许鑫这次的要求,逼的灯光师把里面的灯泡同样换上了暖光色。
这双头灯的每一盏含义都是不同的。
首先就是黄秋声偏头说的台词:
“我只有你一个儿子。”
“我是担心你,你知道吗”
就这么简单一句,他说这话时,微微偏头,遮挡住了那盏蓝罩暖光灯头。
只留下了那种昏黄的温暖灯色。
那代表着的是属于一名父亲、或者是具有家庭主导地位的领导者对于家庭成员的关怀温暖与命令。
它一直亮着,就像是周杰仑问出那句“不听音乐就是坏人”时,出现在镜头里的那盏一直亮着的灯光一样。文網
是世界观的展现。
也是身为父亲的坚持。
对孩子的关心,是贯穿始终的信念。
而微微偏头遮盖的那盏蓝色灯,才是属于父亲的“小爱”。
为什么用蓝色因为父亲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冷静、理性的。
但就如同这盏灯一样。
冷静理性,只是表层。
是灯的灯罩。
而为什么要在蓝色灯罩下面不用冷白光,而用暖黄
原因也就在此。
归根结底,不管在怎么理性,可出发点却始终是温暖与担忧。
父亲的关心与担忧的情绪,被冷静、理性、客观所包裹。所以他才能说出口那种“不听音乐就是坏人”的言语。
而说出这话时,他背后的暖黄灯光一直亮着,表达的就是关怀。
但为什么许鑫又让他把蓝光遮住
这里就是第三层意思了。
虽然父亲的温暖、关心、担忧被冷静、客观、理性所包裹,说出来的言语乍一听,很不中听,甚至会被儿子质疑是错误的。
但这就是所谓的天朝式父子的象征。
就像是老爸和自己一样
不管是冷静、客观、还是理性,亦或者是心里包藏怎样的一种温暖与担忧可表达出来时的言语,都是一种“不善言辞”的隐藏。
隐藏掉自己的情绪,用一种传承自基因之中的绝对领导者、首领的地位,强势的宣读出自己的决定。
隐藏情感,不善言辞,你只需要按照我说的做,不要质疑我,也不容质疑我就够了。
甚至,你可以不理解我的做法。
但将来你一定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这就是许鑫对于自己和老爸,或者说对于父子关系的一种认知。
这一直温暖的黄光,还是那被隐藏起来的蓝光,其实都是父亲内心的写照而已。而隐藏起来后,就只剩下了言语的坚决与不容置疑。
一段特写镜头。
他只通过了一盏双头台灯的光线,与隐藏,就彻底解构或者说向所有人展现出来了属于自己的观点。
可能很多人不会在意
但许鑫觉得如果有人能懂,最好,不懂也没什么。
只要电影觉得好看就可以了。
而不巧的是
李平东懂。
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镜头里那盏被遮起来的蓝色灯光
他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叹息。
“唉”
虽然通过几天的拍摄,他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年轻人是属于那种在拍电影时,很清楚自己的第一职责是先让观众看懂故事。第二职责才是在电影中添加自己的想法、语言的老派电影人作风。
也承认这个年轻人真的很优秀。
这种分清主次,泾渭分明,绝对不会喧宾夺主却又完善、丰富、甚至绵里藏针连绵不绝一般的风格自己简直太喜欢了
可在他心里,一直觉得这个年轻人距离顶级导演还是有着一些差距的。
直到今天。
他才最终确定。
自己有些看走眼了
这个在自己第一部电影里,就已经展露出来了身为一名具有浓烈个人符号所有特质风格的导演
绝对是一位天才
真正意义上的天才
只要他能沿着自己这个风格与坚持走下去
未来的电影名人堂之中,一定有他一把最璀璨夺目的椅子,也一定可以在天朝电影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题外话------
今天绝对不是四舍五入,而是正儿十九个字所以求月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