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骰子已经掷下第(2/2)页
他终于知道,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该怎么区分所有演员的群像镜头了。
画。
或者说
用油画的方式来处理摄影机拍摄的画面。
尽可能用多的定格镜头,摒弃掉之前他很擅长的以小浮动摆动、抖动、横移等等技法,来烘托氛围的方式。
用固定镜头,让演员们也多为固定姿势。
以形,传神
不在去刻意的通过布景氛围的营造,来表达每个人的心理活动。
多采用固定的方法,让演员维持某种姿势,来表达角色的内心
想到这,之前看过的油画集里,印象颇为深刻的色彩瞬间映入脑海,最后看着达芬奇的这幅最后的晚餐,它的色彩、观看人的角度,以及剧本里几个角色应该有的形象,此时此刻就这么在许鑫的脑海里被糅杂在一起
灵感的迸发引出的爆炸为他源源不断的提供了动力。
让他二话不说拿起了笔
“沙沙沙”
刘一菲自然留意到了他的动作。
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嘴唇微动,最后化作了沉默。
她一声不吭,就这么看着许鑫一会儿看ipad,一会儿看远方,一会儿再低头
他,到处再看。
唯独压根没瞧自己一眼。
忽然,她露出了一丝笑容。
似苦笑。
似怅然。
最后
所有的心绪,都化作了手里的这一杯咖啡。
一口饮尽。
她喷薄出了一道释然的鼻息。
果然啊。
咖啡是苦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份苦,才显得它的香气格外与众不同。
“呼”
她忽然想到了一个典故。
你看风景,而别人在看你。
可惜,自己不会摄影技术。否则这会儿要是有台相机想来,他那专注的模样应该是极美的吧
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咖啡已尽。
该睡觉了。
于是,人去桌空,只留下了咖啡的香味,飘在了风中。
刘一菲什么时候走的,许鑫没发现。
他只是有些遗憾。
因为他画出了电话铃声项目立项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张分镜头画稿。
第一时间却无人分享。
“啧。”
他无奈摇摇头,审视着自己的画稿。
俗话说一法通,万法通。
当这幅画稿画完,他心头彻底明朗。
而以这幅画稿为基底,瞬间,客厅、书架、甚至餐桌的光源、布局等一切,他心中已经了然了。
剩下的就是更细化的东西,比如装修的布局与家居颜色的搭配,以及演员们在每一段以“电话”为小故事段落开端及结束的各类衔接,过渡等等。
但这些都只是细节问题了。
因为,整个电影的大方向,他已经有了。
这部电影,他要当做“画”那样来拍。
用“对话”来引导故事情节。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普罗大众看得懂电影讲述的是什么故事,而另一方面,则可以让那些具备一定艺术赏鉴能力的人,把他每一帧的电影,都能当做一张照片那样来审鉴。
不脱离群众。
不曲高和寡。
但同样仍然要在电影中一点点精进自己的水准
嗯
他微微点头。
越看这幅画稿越觉得满意。
简直了
带着几分爽快,他看向了远方的罗马城。
夕阳西下,他看着“画框”内的罗马城,罕见的袒露心声,喃喃道:
“骰子已经掷下。veni,vidi,vici。”
杰丝敏的动作也不慢,在许鑫第二天上午逛完了罗马国立美术馆后,下午,在一间咖啡馆里,许鑫就和三个布景师见了面。
这些人也都并非资历浅薄之辈,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奖项在身。
如果抛开演员们的片酬不提,那么电话铃声其实本身只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小制作。
请这三位肯定是浪费的。
但谁叫杰丝敏的面子大呢。
作为意大利新一代取得成绩最高的女演员,她的影响力不仅仅只是在演技上面,还有在影视圈里的好人缘。
而这仨人里面,最功勋卓著的,要属获得过两次大卫奖最佳美术设计的贝斯利亚历桑德罗。
同时,他也是和许鑫共鸣最强的那一位。
当许鑫拿出了自己昨晚画的那张画稿的一刹那,这哥们就来了句:
“最后的晚餐”
看着画稿上,特地用广角镜头营造出来的“\”形镜头,以及那几个或者在沙发前,或者在沙发后,虽然没有五官,但或坐或站,分别给出不同情绪的人物线条,这哥们一句话就让许鑫的眼睛亮了起来。
“没错,亚历桑德罗先生。我这部电影多为固定镜头,除非是两个角色面对面直接碰撞时会给特写外,其他的时候,多为固定镜头。而这些固定镜头里,我需要的布景都要以这个基准出发”
他源源不断说着经过一晚上后,彻底完成质变的电影理解。
而三个人从一开始的平等交流,逐渐眼里也出现了一抹惊叹。
这位在意大利人气异常高的导演如果说一开始大家对他的印象仅仅停留在此的话,那么随着交流的深入,伴随着对于这部暂命名为电话铃声剧本故事的导演解读,他们已经开始明白了导演到底要拍一个什么故事。
不,说故事并不恰当。
应该说,他们已经理解了导演想用什么样的电影才对。
这人的想法
咋说呢
往小了说,他的投资商在听了他的想法后估计会炸。
把电影当油画来拍
西方绘画艺术乃至整个人类的绘画艺术在如今这个时代都已经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开始萎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怎么敢的
真拿投资商的钱不当钱
而往大了说
导演你的想法再天马行空一点
拢共就这么一处屋子的布景,你真就是在苍蝇的翅膀上面雕刻
一股矛盾感充斥在所有人,包括充当翻译的杰丝敏心中。
可是
为什么听着他的要求以及要求背后的解读,又觉得那么合理呢
这种想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它矛盾,偏偏又很合理。
只是如果按照这个想法来的话,那么电影的好坏成败,几乎就只在导演的一念之间了。
甚至本来还想借鉴一下许的拍摄方法,汲取下经验,为自己以后转型做导演铺铺路的杰丝敏,此时此刻都绝了这份念头。
不行,他说的东西约束力太强。
所有人只能跟着他的想法走。
简直不存在其他的最优解。
有些专横但偏偏还是那句话。
合理。
他的所有想法,都有着让人惊艳的合理性。
而这份合理性,是建立在艺术审美的基础,同样建立在故事的基础。
所有的布景也好,拍摄思路也罢,都在为故事服务。
矛盾,合理。
而他们的想法,对许鑫而言已经是常态。
他并非片场暴君,可每一部电影,他都能在心中,通过一个一个分镜头串联起来。
每一部电影在开拍前,在他的脑海里就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故事走向了。
该怎么走,怎么来,怎么拍这些电影就如同在他心中放映了一遍那样。
大家是第一次合作,他们产生这种疑惑其实是很正常的。
更何况,要是会读心术,听到了他们的心声后,许鑫会告诉他们:
“投资人就是我自己,你们就放心吧。”
五个人在咖啡馆里整整沟通了一个下午,最后离开时,亚历桑德罗他们答应许鑫会尽快出一版布景图给许鑫发过去。
两边还互相留了邮箱,到时候可以直接交流。
并且约着明天一起去家具城,以及道具市场逛一逛,选一下许鑫需要的家具款式等等。
琐事颇多。
身在异国的电影自然没厂里那种配套来的顺手。
但许鑫却不再有半点迷茫。
因为他已经有思路和目标了。
至于晚餐的时候,杰丝敏提出来要不要先见见演员们,许鑫也答应了下来。
于是,30号这天,在杰丝敏的张罗下,他和所有演员都见了一面。
包括刘一菲在内。
见面,寒暄,喝咖啡。
聊天,观察。
在兜兜转转了一圈后,谁的外形、气质适合什么角色,其实他心里已经有了数。
不过还得继续琢磨。
但这一切都急不来,见了演员们一面,心里有了数后,他下午便马不停蹄的动身,踏上了飞机,离开了罗马。
这次,刘一菲没跟来。
她会留在这边,一直到许鑫再次过来。
许鑫带着苏萌俩人坐飞机回国。
虽然意大利的时差很好调整,但一周连续熬了两个大夜,他脸上也不可避免的多了一分疲惫。
31号这天,直接在家睡了个囫囵。
而6月1号这天大清早也没闲着。
儿童节嘛。
虽然两个孩子都还不明白这个节日的意义,可作为父母却总要做些什么来纪念两个宝宝的第二个儿童节。
并没有很铺张。
简简单单的买了一个蛋糕,就给两个孩子高兴的不行不行的。
许鑫和杨蜜两口子搂着满脸奶油的宝贝闺女和好大儿,在相机里留下了幸福无比的笑容。
而就在六一这天,全国的小朋友们都沉浸在欢乐之中时,娱乐圈里却传来了一个相当重磅的消息。
张一谋离开新画面,二张正式分道扬镳
一石激起千层浪。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xgbqg。梦想手机版阅读网址:xgbqg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