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刑司内起纷争  夺荆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刑司内起纷争第(1/2)页
在小报传遍大街小巷之时,两张小报由一名青衣内侍送到了提刑司门口。

    漆黑的门匾上刻着“京畿提典刑狱司”几个金字,在月色下时隐时现,两座石狮子默然不语,静静伫立。

    黄庭从门内出来,接过小报,并未多说,转身进入提刑司,从仪门转进了监牢,进了狱神庙。

    狱神庙中晋王与提刑司提刑使沈知节、副使邓仲伦共商李霖案。

    两使正在滔滔而谈之时,黄庭轻手轻脚走了进来,看向晋王,晋王立刻对这二使道:“二位请稍后。”

    这两人连忙闭嘴,看黄庭似乎是递了文书之类的东西给晋王,便都坐在下首喝茶等待。

    晋王接过小报,细看起来,他身后的狱神皋陶与他同看。

    这个青面皋陶塑的比大相国寺金碧辉煌的罗汉像还要好,栩栩如生,满脸正气,手里仿佛是攥了无尽的大耳光,犯人只要进了狱神庙,就会挨上两巴掌。

    小报上的文字密密麻麻,足够晋王看上很长时间,晋王看过之后,面无表情地折好,给了黄庭,随后看向了提刑司正、副二使。

    “咱们说到哪里了”

    邓仲伦连忙道:“说到刘求俞招认批了盐引条子,他对李霖十分信任,因此没有详细查问,是为失职,至于李霖所做下的事情,他并不知情。”jujiáy

    晋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面如冠玉,然而和皋陶一样,威严肃然:“还有呢”

    “李霖私通私盐贩子一事,刘求俞更是一无所知,根据我们核查,他确实一直在京都之中,根本不可能结识这些人,那个吴阳也不知道刘求俞的名字。”

    “所以你们的定论是”

    沈知节道:“我们不敢有定论,陛下让您监查此事,我们自然都听王爷的。”

    话说完,他将刘求俞签字画押的卷宗交给了晋王。

    晋王打开来,从头到尾细看一遍,末了卷起卷宗,对沈知节道:“你们只问了这些”

    沈知节一时不解,反问道:“王爷这话下官不明白。”

    晋王冷笑:“你们问的都是微末琐碎之事,于这案子有何用处”

    沈知节客客气气道:“王爷,提刑司问话,都是见微知著,您没有审问过犯人,恐怕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李霖案,下官认为都已经审完了。”

    晋王将卷宗推还给他,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低沉:“李霖是如何得来的青白盐是通敌卖国,还是李霖自己就是夏国细作

    李霖卖的几百万两银子去了哪里究竟是给了张家还是给了其他人

    李霖能从中做下这么大的手脚,是谁帮着他瞒过了董童英

    刘求俞既然认下了这桩案子,想必这其中的勾结,他应该都清楚,你们为何不问

    这分明是一桩大案,不仅有贪腐之嫌,更有卖国之嫌,你们提刑司这样草草几句,就打算结案”

    说到这里,晋王的面容沉了下去,桃花眼更是连一丝温度都没有,冷冰冰看着两人。

    “是你们提刑司无能,还是你们在为刘求俞开脱,又或者你们自己就是张家的同党”

    说到最后一句质疑时,他的声音低沉的可怕,神台上的皋陶也怒目而视。

    邓仲伦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在炎炎夏日感受到了寒意,胳膊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王爷,我们既不是为刘求俞开脱,也不是谁的同党,而是李霖已死,这件案子本就来的蹊跷,里面许多东西已经无从查证,也不能对质,不能尽信。”

    “对质”晋王横眉冷眼,“你们要让谁来和犯官对质别说李霖死了,就是他还活着,也不可能来和一个犯官对质自古以来,便没有犯官有这个权利,可以和告者对质”

    他索性站了起来,站到狱神像跟前:“你们提刑司不审问,竟然还给犯官对质的机会,难道犯官对质赢了,他就无罪”

    目光扫过面红耳赤的两人,他和狱神像几乎合二为一,沉重而且无情地压倒在这两人心头。

    “你们不能顾及大体、明察秋毫,反而剜肉补疮,敷衍了事,难道提刑司已经无才至此明日本王便将此中厉害陈明陛下,让陛下定夺”

    晋王字字铿锵,全是道理,说的正、副二使溃不成军,气势大减。

    沈知节恼羞成怒,站起来弯腰叉手:“王爷既然将提刑司说的一无是处,动辄请旨,那么王爷便自行去问刘求俞吧”

    说罢,他拂袖而去,显然是不信晋王能从刘求俞的嘴里听到有用的东西。


第二百七十三章 提刑司内起纷争第(1/2)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