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六章:阳谋,这才是帝王之道!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阳谋,这才是帝王之道!第(2/2)页
打消这些人的疑虑以及担忧。

    实际上呢

    陛下还是想要对付阿厉王,颠覆政权。

    之所以集结大军,就是威慑天度,给阿沁王一脉,以及那些大族们底气。

    大魏出兵,即便没有开战,只是屯在边境,那对于东方诸国来说,都是心惊胆战的。

    天度虽为打过,但阿厉王要应对国内的那些人,根本就分不出精力。

    所以肯定会产生畏惧之心。

    至于阿厉王

    如此一来。

    怕不用开启大战相助,就能让天度国君换人。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此举没有任何问题,不仅师出有名,且看起来还有仁有义,是阿厉王不接受,怪不得大魏。

    如此,即便是周围诸国,也抓不到任何把柄,甚至还会暗中讽刺阿厉王,不愿放下恩怨,最后导致身死。

    所以的一切,都是阿厉王咎由自取,与大魏没有任何关系

    “妙啊,太妙了”

    想清楚这一切的宋公文,眼神中带着无比的兴奋之色。

    和之前的张正明一模一样,也觉得此举,太妙了。

    但很快,他不由叹息一声,道:“本来学生想的是,陛下此举有些不明智,但现在看来,不明智的是我,我只想着,这对于大魏来说,不会有什么好处,眼睛也局限在了大魏。”

    “可陛下不同,陛下的双眼,不仅看到了国内,还注视到了整个东方大陆,这,就是我们的陛下啊”

    旁边,张正明听到这句话后,当即抚须一笑,道:“所以,能辅佐这样的千古圣君,是你我师生二人的福分啊。”

    “你看看陛下对付天度国阿厉王的计策,简直就是无懈可击的阳谋了啊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这一席话,倒是让宋公文深感认同。

    如果说,陈玄策出使天度国,挑拨阿厉王与各大族之间的关系。

    这属于合纵连横,是谋略的一种,虽然看起来很厉害,可一但被察觉的话,就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是小道。

    可阳谋就不一样了,是根据现有的条件,不影响别人、也不依赖别人的前提下。

    因势导利,光明正大的呈现给敌方看。

    而敌方对此完全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的计划大成。

    这便是大道,属于阳谋,无懈可击的那种,通常也称之为帝王之道。

    因为帝王,从不屑于去做那些阴谋规矩,单单以自己的权势,来解决一切。

    放燕王就藩是如此、摊丁入亩的变法也是如此,不过这两种,都是针对于国内的。而现在让乌斯都护调集大军,集结在边疆,即便什么都不做。文網

    但也可以左右天度国,乃至于整个东方大陆诸国的局势。

    如此,怎能不被称之为帝王之道呢

    “没错。”

    宋公文忍不住继续道:“陛下此招,不仅妙,而且高,身为臣子的我们,怕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啊。”

    听到此话,张正明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回想起多年前教导陛下,再一次意识到,当今的圣上,已经具备了千古一帝的所有条件了。

    能够辅佐这样的帝王,何其幸运啊

    此刻,二人的心里,对于大魏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也是,有这样的帝王在,何愁国家不强何愁社稷不兴

    “既然如此,那学生这就把奏折和圣旨发下去,按照陛下的意思,神色一正,继而开口道。

    因为心里想着,这是陛下定下的计划,肯定是不能耽误时间的。

    “等等。”但这时候,张正明突然开口,道:“我们明白陛下的想法,不代表岳子仪和陈玄策也能明白,万一他们误解了陛下的意思该怎么办”

    “所以,我们必须要亲自去一封信,告知这二人前因后果。”

    听到此话。

    宋公文连忙点头。

    没错,连自己都难以猜测陛下的意思,其他人想必也做不到,必须要提点才行。

    而老师口中的这两个人,是此次计划的关键,要让他们明白。

    乌斯都护岳子仪,是张正明曾经的学生。

    有他去亲笔信解释这一切,那是在合适不过了。

    而陈玄策那里,则有宋公文交代,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即,宋公文和张正明,直接放下手头上的事情,开始写信,想着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交到那二人的手中才行。

    不多久,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对师生,离开了文华殿。

    先是将奏折、圣旨以及亲笔信送往兵部,兵部主管全国驿站,自然要让他们来。

    至于亲笔信,则是派专门的人,尽快送出去。

    做完这些之后。

    他们顿时深感轻松,同时心中更加认定,大魏,一定会在陛下的带领下越来越强,直至雄霸整个东方大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